触目成诵的意思 触目成诵的读音和出处

  • chù
  • chéng
  • sòng
成语名称:
触目成诵
成语拼音:
[chù mù chéng sòng]
成语解释:
成诵:能背诵。看上一眼就能背下来。形容记忆力强。
成语出处:
唐 姚思廉《陈书 陆瑜传》:“论其博综子史,谙究儒墨,经耳无遗,触目成诵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形容记忆力超众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觸目成誦
英文翻译:
not forget after having run the eye over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触目成诵”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C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成诵 背诵 看上 就能 下来 形容 记忆力
更多含义:
“触目成诵”强调看一眼就能背诵,侧重视觉接触后的瞬间记忆能力,常用于描述对文字材料的快速记忆,如诗词文章。与之相近的“过目成诵”含义几乎相同,但使用频率更高,二者常可互换。“过目不忘”适用范围更广,不限于文字,也可指对场景、人脸等事物的深刻记忆。“一目十行”侧重阅读速度而非记忆效果,强调快速浏览而非精准背诵。“耳闻则诵”则突出听觉记忆,指听一遍就能复述,与“触目成诵”形成感官记忆的对比。“博闻强记”强调知识广博且记忆力强,涵盖长期积累与综合能力,而非瞬间记忆。这些词语的核心差异在于记忆方式(视觉、听觉)、记忆对象(文字、知识)及记忆效果(速度、深度)的不同侧重。

“触目成诵”的单字解释

】:1.接触;碰;撞:触电。一触即发。2.感动;触动:感触。触发。
】:1.眼睛:有目共睹。历历在目。2.网眼;孔:八十目筛。一方寸的网上,竟有百目之多。3.看:目为奇迹。4.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目。细目。5.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分为雁形目、鸡形目、鹤形目等,松柏纲分为银杏目、松柏目等。目以下为科。6.目录:书目。药目。剧目。7.名称:题目。名目。8.下围棋时所围的空白交叉点,一个点为一目:中方棋手仅以一目半之优获胜。9.姓。
】:1.完成;成功(跟“败”相对):大功告成。事情成了。2.成全:成人之美。玉成其事。3.成为;变为:百炼成钢。雪化成水。4.成果;成就:坐享其成。一事无成。5.生物生长到定形、成熟的阶段:成虫。成人。6.已定的;定形的;现成的:成规。成见。成例。成药。7.表示达到一个单位(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成批生产。成千成万。成年累月。水果成箱买便宜。8.表示答应、许可:成!就这么办吧。9.表示有能力:他可真成!什么都难不住他。10.姓。11.十分之一叫一成:九成金。村里今年收的庄稼比去年增加两成。
】:1.朗读;读出声音来:朗诵。诵诗。2.背诵:过目成诵。3.述说:传诵。称诵。

“触目成诵”的近义词

“触目成诵”的相关成语

“触目成诵”的关联成语

* 触目成诵的意思 触目成诵的成语解释 触目成诵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