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国殄民的意思 误国殄民的读音和出处

  • guó
  • tiǎn
  • mín
成语名称:
误国殄民
成语拼音:
[wù guó tiǎn mín]
成语解释:
殄:灭绝。让国家受害,人民遭殃
成语出处:
宋·周密《齐东野语·洪君畴》:“贪缪之柏,误国殄民,逐之已晚。”
成语例句:
元·吴亮《劝忍百箴》:“子孺避权,明哲保身;杨李弄权,误国殄民。”
感情褒贬:
贬义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誤國殄民
英文翻译:
People lost in the country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误国殄民”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W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国家 受害 人民 遭殃
更多含义:
“误国殄民”指错误决策或行为祸害国家与百姓,强调统治者或当权者的过失直接导致国家衰败、民众遭殃,“殄”字突出残害的严重性,常用于批判政治腐败或重大政策失误。与之相比,“祸国殃民”侧重主观恶意造成的广泛灾难,谴责意味更重,适用范围更广,不限于统治者。“劳民伤财”则弱于前两者,多指具体事务中耗费人力财力,后果较轻。“蠹国害民”强调像蛀虫般长期侵蚀国家根基,侧重潜移默化的破坏。“误国害民”与“误国殄民”结构相似,但“殄”的语义程度更深,更突出毁灭性后果。其他如“病国殃民”“欺君误国”等,或侧重疾病隐喻,或特指对君主的蒙蔽,语境更为具体。

“误国殄民”的单字解释

】:1.错:误解。笔误。2.耽误:误点。误事。3.使受害:误人不浅。4.不是故意的:误伤。
】:1.国家:国内。祖国。外国。保家卫国。2.代表或象征国家的:国徽。国旗。国花。3.在一国内最好的:国手。国色。4.指本国的,特指我国的:国产。国术。国画。国药。5.姓。
】:1.消灭;灭绝:殄灭。2.糟蹋:暴殄天物。
】:1.人民:国泰民安。为民除害。2.指某种人:藏民。回民。农民。渔民。牧民。居民。侨民。3.民间的:民歌。民谣。4.非军人;非军事的:拥军爱民。民航。民用。5.姓。

“误国殄民”的近义词

“误国殄民”的相关成语

“误国殄民”的关联成语

* 误国殄民的意思 误国殄民的成语解释 误国殄民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