谗言佞语的意思 谗言佞语的读音和出处

  • chán
  • yán
  • nìng
成语名称:
谗言佞语
成语拼音:
[chán yán nìng yǔ]
成语解释:
中伤他人和奉承讨好的话语
成语出处:
元 关汉卿《哭存孝》第三折:“一个李存信,两头蛇谗言佞语。”
成语例句:
怨着大金主上,信谗言佞语,杀害我忠良。★元·施惠《幽闺记·文武同盟》
感情褒贬:
贬义成语
成语词性: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指说别人坏话去讨好人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讒言佞語
英文翻译:
Slander and flattery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谗言佞语”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人物品质的成语 谗谄的成语 C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中伤 奉承 讨好 话语
更多含义:
“谗言佞语”特指恶意中伤和花言巧语的行为,常用于描述心怀不轨者通过诽谤或奉承达到陷害他人或谋取私利的目的,贬义强烈,强调动机的阴险与手段的虚伪。与之相比,“流言蜚语”侧重无根据的传闻,未必带有明确恶意,可能源于误解或误传。“花言巧语”仅指用虚假动听的语言迷惑他人,不涉及陷害意图。“口蜜腹剑”强调表面友善而内心狠毒,与“谗言佞语”的主动攻击性不同。“恶语中伤”则更直白地描述用语言伤害他人,但缺乏“谗言佞语”中奉承与诽谤并存的双面性。这些词语虽均涉及负面言语,但侧重点各异,需结合语境区分使用。

“谗言佞语”的单字解释

】:在别人面前说某人的坏话:谗言。谗害。
】:1.话:言语。语言。格言。诺言。发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说:言之有理。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3.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言诗。万言书。全书近二十万言。4.姓。
】:1.惯于用花言巧语谄媚人:谄佞。奸佞。佞人。佞臣。2.有才智:不佞(谦称自己)。
】:[yǔ]1.话:语言。语音。汉语。外语。成语。千言万语。2.说:细语。低语。不言不语。默默不语。3.谚语;成语:语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4.代替语言表示意思的动作或方式:手语。旗语。灯语。5.姓。[yù]告诉:不以语人。

“谗言佞语”的反义词

“谗言佞语”的近义词

“谗言佞语”的相关成语

“谗言佞语”的关联成语

* 谗言佞语的意思 谗言佞语的成语解释 谗言佞语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