豕窜狼逋的意思 豕窜狼逋的读音和出处

  • shǐ
  • cuàn
  • láng
成语名称:
豕窜狼逋
成语拼音:
[shǐ cuàn láng bū]
成语解释:
狼狈逃窜貌。
成语出处:
元·张国宾《薛仁贵》第一折:“看这赖功贼容颜如粪土,出辕门豕窜狼逋。”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贬义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宾语、状语;用于比喻句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豕竄狼逋
英文翻译:
Greedy and ruthless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豕窜狼逋”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狼的成语 描写动物的成语 S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狼狈 逃窜貌
更多含义:
“豕窜狼逋”并非传统成语,可能为“豕突狼奔”的误写或变体,后者形容人如野猪冲撞、豺狼逃窜般混乱无序,侧重群体性恐慌与盲目奔逃,而类似成语各有侧重。“狼奔豕突”强调慌乱中横冲直撞的破坏性,多用于战乱或灾害场景。“抱头鼠窜”突出逃跑时的狼狈姿态,侧重个体仓皇逃命的丑态。“鸟惊鱼溃”比喻群体受惊后四散溃逃,强调溃败的速度与彻底性。“落荒而逃”则特指失败后逃离战场,含耻辱意味,多用于个人或小规模撤退。“豕突狼奔”与“狼奔豕突”可互换使用,但前者更突出野猪的蛮横冲撞意象,后者侧重狼与猪共同制造的混乱感,其他成语或细化场景,或强化形象,或限定使用范围,共同构成对慌乱逃窜情态的多角度描绘。

“豕窜狼逋”的单字解释

】:猪:狼奔豕突。
】:1.逃跑;乱跑:流窜。抱头鼠窜。2.改易(文字):窜改。点窜。
】:哺乳动物,外形像狗,面部长,耳朵直立,毛黄色或灰褐色,尾巴向下垂。昼伏夜出,冬天常聚集成群,性凶暴,吃野生动物和家畜等,有时也伤害人。
】:1.逃亡:逋逃。2.拖欠:逋欠。

“豕窜狼逋”的近义词

“豕窜狼逋”的相关成语

“豕窜狼逋”的关联成语

* 豕窜狼逋的意思 豕窜狼逋的成语解释 豕窜狼逋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