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笈担簦的意思 负笈担簦的读音和出处

  • dān
  • dēng
成语名称:
负笈担簦
成语拼音:
[fù jí dān dēng]
成语解释:
笈:书箱;簦:古代有柄的笠类的伞。背着书箱,扛着伞奔走求学
成语出处:
南朝·梁·任昉《求为刘献立馆启》:“有朋自远,无用栖凭,皆负笈担簦,栉风沐露。”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負笈擔簦
英文翻译:
To take responsibility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负笈担簦”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F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书箱 背着 扛着 奔走 求学
更多含义:
“负笈担簦”与其他类似成语或词语的区别主要在于意象来源和侧重方向,该词字面指背着书箱、顶着斗篷,用于形容长途跋涉的求学历程,强调不畏艰辛的求学态度,如“负笈游学”“负笈从师”等同类词也以“负笈”为核心,突出离乡学习的行为,但“负笈担簦”更具体化旅途中的艰苦状态,而“跋山涉水”“风尘仆仆”等词语虽也描绘旅途劳顿,却未限定求学场景,适用性更广,此外,“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等成语侧重学习时的刻苦精神,与强调路途艰辛的“负笈担簦”形成内外场景的互补,总体而言,这类词语均以具体物象传递抽象品质,但“负笈担簦”因兼具书箱与雨具的双重符号,更能体现古代学子远行求知的典型形象。

“负笈担簦”的单字解释

】:1.背(bēi):负荆。负重。2.担负:负责任。身负重任。3.依仗;倚靠:负隅。负险固守。4.遭受:负伤。负屈。5.享有:久负盛名。6.亏欠;拖欠:负债。7.背弃;辜负:负约。忘恩负义。有负重托。8.失败(跟“胜”相对):胜负。负于客队。9.属性词。小于零的(跟“正”相对):负数。负号。10.姓。
】:1.书箱:负笈从师。2.书籍:秘笈。
】:[dān]1.用肩膀挑:担水。2.承当,负责:担负。担任。担当。担待(a.原谅;b.担当责任)。担重任。担风险。[dàn]1.挑东西的用具,多用竹、木做成:扁担。2.一挑东西:担子。勇挑重担。3.中国市制重量单位,一担等于一百斤。4.量词,用于成担的东西:一担水。[dǎn]同“”。
】:古代有柄的笠。类似雨伞。

“负笈担簦”的近义词

“负笈担簦”的相关成语

“负笈担簦”的关联成语

* 负笈担簦的意思 负笈担簦的成语解释 负笈担簦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