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育之勇的意思 贲育之勇的读音和出处

  • bēn
  • zhī
  • yǒng
成语名称:
贲育之勇
成语拼音:
[bēn yù zhī yǒng]
成语解释:
贲育:战国时期勇士孟贲和夏育。指壮士的勇敢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力称乌获,捷言庆志,勇期贲育。”
成语例句: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3回:“愿抑贲育之勇,怀王霸之计。”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指勇士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賁育之勇
英文翻译:
Courage of cardiac education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贲育之勇”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B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勇士 壮士
更多含义:
贲育之勇特指战国勇士孟贲,夏育的非凡勇气,强调历史典故中的具体勇者形象,多用于形容超越常人的英勇行为,其他类似词语侧重不同,万夫莫当突出无人能敌的气势,勇冠三军强调在军队中的顶尖地位,临危不惧侧重危险中的镇定态度,浑身是胆形容胆量极大,无所畏惧,一往无前突出勇猛向前的冲劲,奋不顾身强调舍弃个人安危的果敢,相比之下,贲育之勇更具历史厚重感与典范意义,常用于书面赞颂,而其他词语更侧重行为特征或心理状态,适用范围更广。

“贲育之勇”的单字解释

】:[bēn]1.见〖虎贲〗。2.姓。[bì]装饰得很美的样子。
】:[yù]1.生育:节育。2.养活:育婴。育苗。封山育林。3.教育:德育。智育。体育。4.姓。[yō]见〖杭育〗。
】: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1.勇敢:勇武。奋勇。越战越勇。智勇双全。2.清朝称战争时期临时招募,不在平时编制之内的兵:散兵游勇。3.姓。

“贲育之勇”的相关成语

“贲育之勇”的关联成语

* 贲育之勇的意思 贲育之勇的成语解释 贲育之勇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