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蹈汤火的意思 赴蹈汤火的读音和出处

  • dǎo
  • tāng
  • huǒ
成语名称:
赴蹈汤火
成语拼音:
[fù dǎo tāng huǒ]
成语解释:
赴:前往;蹈:踩;汤:热水。形容不畏艰难险阻,奋不顾身
成语出处:
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蹈汤火。”
成语例句:
明·张居正《乞鉴别忠邪以定国是疏》:“臣是顾命大臣,义当以死报国,虽赴蹈汤火,皆所不避。”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指人勇敢
结构类型:
动宾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赴蹈湯火
英文翻译:
To dance the soup and fire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赴蹈汤火”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动宾式成语 三国成语 F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前往 热水 形容 不畏 艰难险阻 奋不顾身
更多含义:
“赴蹈汤火”是“赴汤蹈火”的误写,正确成语应为“赴汤蹈火”,其意为不避艰险,多用于形容忠诚或责任下的冒险行为,强调主动面对危险,常搭配“在所不辞”使用。“奋不顾身”侧重不顾自身安危,适用范围更广,不特指具体危险情境,如救人、抢险等。“出生入死”强调经历极大危险,常与战场或重大事件相关,突出多次涉险的历程。“肝脑涂地”侧重极端的奉献或牺牲,程度更深,多用于誓言或夸张表达,如“愿为君主肝脑涂地”。“万死不辞”强调不推辞任何危险,多用于承诺,与“赴汤蹈火”相似但更突出“不推辞”的态度。这些成语虽都含冒险、奉献之意,但侧重点与使用场景各异。

“赴蹈汤火”的单字解释

】:1.前往;到(某处)去:赴宴。赴京。2.投身进去:全力以赴。3.古又同“”。
】:1.践踏;踩:赴汤蹈火。重蹈覆辙。循规蹈矩。2.跳动:舞蹈。手舞足蹈。
】:[tāng]1.食物加水煮熟后的汁液。也指烹调后以汁液为主的副食:米汤。姜汤。煲汤。2.开水;热水:赴汤蹈火。3.中药方剂。用水煎服:茵陈汤。4.也叫成汤、唐、大乙。商朝第一个君主。夏桀残酷暴虐,人民反对,诸侯叛离。汤起兵灭夏,约于公元前1600年建立商朝,都亳(今河南商丘)。[shāng]〔汤汤〕水流大而急。
】:1.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紧急:火速。十万火急。3.指枪炮弹药等:火药。火炮。4.发怒,怒气:火暴。火性。5.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6.形容红色的:火红。火腿。7.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8.姓。

“赴蹈汤火”的近义词

“赴蹈汤火”的相关成语

“赴蹈汤火”的关联成语

* 赴蹈汤火的意思 赴蹈汤火的成语解释 赴蹈汤火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