蹉跎时日的意思 蹉跎时日的读音和出处

  • cuō
  • tuó
  • shí
成语名称:
蹉跎时日
成语拼音:
[cuō tuó shí rì]
成语解释:
蹉跎:时光白白过去。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
成语出处:
明·周楫《西湖二集·洒雪堂巧结良缘》:“郎君奉尊堂之命,远来游学,不可蹉跎时日。”
成语例句: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08回:“事势多歧,筑室道谋,蹉跎时日。”
感情褒贬:
贬义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宾语;形容虚度光阴
结构类型:
动宾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蹉跎時日
英文翻译:
Waste time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蹉跎时日”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动宾式成语 C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时光 过去 白白 耽误 虚度 光阴
更多含义:
“蹉跎时日”与其他近义词语的区别在于情感侧重和使用场景,它特指因懈怠或错失机会而浪费时间的悔恨感,多用于自我反思或对他人境遇的感慨,如“回首往事,深感蹉跎时日”,而“虚度光阴”更直白地描述时间浪费,批评意味较强,如“莫要虚度光阴”,两词常可互换,但前者文学色彩更浓。“无所事事”强调行为层面的空闲状态,如“他整天无所事事”,不必然带有悔恨情绪,“得过且过”则突出敷衍度日的消极态度,如“工作得过且过,毫无规划”。“游手好闲”带有强烈贬义,侧重指责懒散不务正业,如“游手好闲之徒终无成就”,而“蹉跎时日”更侧重时间价值的流逝感,常见于对青春、机遇的惋惜,如“十年蹉跎,一事无成”。此外,“岁月蹉跎”与“蹉跎时日”语义相近,但前者多用于宏观时间跨度的慨叹,后者常指具体行为。

“蹉跎时日”的单字解释

】:1.跌跤。2.差误。3.通过。
】:见〖蹉跎〗。
】:1.时间(对空间而言):时空观念。2.时代;时候:古时。唐时。战时。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4.指规定的时间:按时上班。过时作废。5.季节:四时如春。6.现在的;当时的:时事。时兴。7.时俗;时尚:入时。8.副词。时常:时时。时有错误。9.有时候:时阴时晴。10.时机:不误农时。
】:1.太阳:日出。日落。2.指日本:日圆。日语。3.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跟“夜”相对):日班。日场。日日夜夜。夜以继日。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昼夜;天:今日。明日。改日再谈。5.用于计算天数:十日。多日不见。6.每天;一天天:日记。日产量。日新月异。生产日有增加。经济日趋繁荣。7.泛指一段时间:往日。来日。昔日。8.特指某一天:假日。生日。国庆日。9.姓。

“蹉跎时日”的反义词

“蹉跎时日”的近义词

“蹉跎时日”的相关成语

“蹉跎时日”的关联成语

* 蹉跎时日的意思 蹉跎时日的成语解释 蹉跎时日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