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金醉纸的意思 迷金醉纸的读音和出处

  • jīn
  • zuì
  • zhǐ
成语名称:
迷金醉纸
成语拼音:
[mí jīn zuì zhǐ]
成语解释:
犹言纸醉金迷。
成语出处:
清·黄树仁《序》:“迷金醉纸开芳宴,豹舌熊蹯尝几遍。”
成语例句: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3回:“稳重同山,轻柔比水;餐秀茹香,迷金醉纸。”
感情褒贬:
贬义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指奢华糜烂的生活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近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迷金醉紙
英文翻译:
Ecstasy paper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迷金醉纸”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M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犹言 纸醉金迷
更多含义:
“迷金醉纸”与“纸醉金迷”同义,多形容奢华享乐的生活环境或沉迷于物质享受的状态,侧重对金钱与浮华氛围的沉溺。“灯红酒绿”侧重描绘娱乐场所的繁华景象,突出视觉上的色彩与热闹。“醉生梦死”强调精神层面的颓废,指浑浑噩噩虚度光阴,带有消极批判的意味。“花天酒地”更直白地表现放纵饮酒作乐的行为,突出享乐方式的具体化。“声色犬马”则涵盖更广泛的感官享受,如音乐、美色、狩猎等娱乐活动,侧重生活方式的多样性。这些词语虽都含贬义,但“迷金醉纸”更强调物质与环境的双重腐蚀性,其他词语或侧重行为表现,或侧重精神状态,细微差异需结合语境判断。

“迷金醉纸”的单字解释

】:1.辨认不清:迷路。迷失方向。2.失去知觉:昏迷。3.对某一事项过于喜爱,情不自主:入迷。迷恋。4.使沉醉;使昏乱:月色迷人。财迷心窍。5.沉醉于某种事物的人:球迷。棋迷。
】: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2.金属:五金。3.钱:现金。助学金。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金收兵。金鼓齐鸣。5.比喻尊贵、珍贵:金口玉言。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金发(fà)。金灿灿。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1.饮酒过量,神志不清:醉汉。喝醉了。醉得不省人事。2.沉迷;过分爱好:醉心。陶醉。听着这美妙的音乐,我的心都醉了。3.用酒泡制(食品):醉枣。醉蟹。
】:1.供写字、绘画、印刷、包装等用的片状的东西。多用植物纤维制成。2.量词。用于计算文件、书信等的张数:一纸电文。

“迷金醉纸”的近义词

“迷金醉纸”的相关成语

“迷金醉纸”的关联成语

* 迷金醉纸的意思 迷金醉纸的成语解释 迷金醉纸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