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迹违心的意思 避迹违心的读音和出处

  • wéi
  • xīn
成语名称:
避迹违心
成语拼音:
[bì jì wéi xīn]
成语解释:
指违背本意而隐匿。
成语出处:
清 陈确《答张考夫书》:“其为荆公与非荆公,亦难逃后世之公,某万不敢避迹违心,以负兄夙所教督之意。”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指违心隐居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近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避跡違心
英文翻译:
Avoiding the trace is against one's heart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避迹违心”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B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违背 本意 隐匿
更多含义:
“避迹违心”指隐藏行迹并违背本心,强调行为与内心的双重压抑,侧重于主动避开他人注意的同时压抑真实想法,类似“韬光养晦”,但后者更侧重隐藏才华。“口是心非”与“言不由衷”均强调言语与内心不符,但前者含欺骗性,后者多为无奈妥协。“阳奉阴违”侧重表面顺从实际违抗,多用于对权威的敷衍。“心口不一”仅指内心与言语的矛盾,不涉及行为躲避。“表里不一”则泛指内外不一致,范围更广。“避迹违心”的特殊性在于同时包含行为隐匿与内心压抑,综合了逃避与自抑的双重含义。

“避迹违心”的单字解释

】:1.躲开;回避:退避。避而不谈。避一会儿雨。2.防止:避孕。避雷针。
】:1.留下的印子;痕迹:足迹。血迹。笔迹。踪迹。2.前人遗留的事物(主要指建筑或器物):古迹。陈迹。事迹。史迹。3.形迹:迹近违抗(行动近乎违背、抗拒上级指示)。
】:1.不遵照;不依从:违背。违反。违法。违约。违章。阳奉阴违。2.离别:暌违。久违。
】: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避迹违心”的相关成语

“避迹违心”的关联成语

* 避迹违心的意思 避迹违心的成语解释 避迹违心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