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换骨的意思 金丹换骨的读音和出处

  • jīn
  • dān
  • huàn
成语名称:
金丹换骨
成语拼音:
[jīn dān huàn gǔ]
成语解释:
喻诗人创作进入了造诣极深的顿悟境界。
成语出处:
宋·陆游《夜吟》诗:“六十余年妄学诗,工夫深处独心知。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钱仲联校注:“金丹换骨云者,盖以喻学诗工夫由渐修而入顿悟之境界。”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结构类型:
紧缩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金丹换骨
英文翻译:
Gold for bone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金丹换骨”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紧缩式成语 J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诗人 创作 进入 造诣 境界
更多含义:
“金丹换骨”特指道教通过服用丹药实现肉体升华的修炼方式,强调借助外物达成蜕变,其他类似成语侧重不同层面。“脱胎换骨”泛指彻底改变,可指精神或肉体,不依赖特定外力,适用范围更广。“洗心革面”专指道德层面的悔过自新,常用于形容人改邪归正,带有社会评价色彩。“破茧成蝶”侧重通过自身努力突破困境,强调成长过程的痛苦与主动,而“金丹换骨”更偏向被动接受外部力量。“醍醐灌顶”描述瞬间的思想领悟,属于心智层面的豁然开朗,与肉体重构无关。“伐毛洗髓”虽也涉及身体改造,但多指祛除杂质而非整体升华,程度弱于“金丹换骨”。

“金丹换骨”的单字解释

】: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2.金属:五金。3.钱:现金。助学金。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金收兵。金鼓齐鸣。5.比喻尊贵、珍贵:金口玉言。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金发(fà)。金灿灿。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1.红色:丹砂(朱砂)︱丹桂。2.中成药剂型之一。多由数种矿物类药物用升华或熔合等方法制成;也有用一般混合方法制成的。常用以配制丸、散或锭等制剂:补心丹。
】:1.给人东西同时从他那里取得别的东西:交换。调换。2.变换;更换:换车。换人。换衣服。3.兑换。
】:[gǔ]1.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2.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3.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4.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gū]1.〔骨朵儿〕尚未开放的花朵。2.〔骨碌〕滚动(“碌”读轻声)。

“金丹换骨”的相关成语

“金丹换骨”的关联成语

“金丹换骨”造句

古称‘金丹换骨’,余谓立志即丹也。曾国藩 

结丹突破的三个阶段,第三次金丹换骨

不比得白素云学艺之时,虽是金丹换骨,究是个荏弱女子,十分吃力。

正所谓金丹换骨正是楚如悔下一步要做的。

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

六十余年妄学诗,功夫深处独心知。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来。陆游 

六十余年妄学诗,功夫深处独心知,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

* 金丹换骨的意思 金丹换骨的成语解释 金丹换骨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