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患未萌的意思 防患未萌的读音和出处

  • fáng
  • huàn
  • wèi
  • méng
成语名称:
防患未萌
成语拼音:
[fáng huàn wèi méng]
成语解释:
防止祸患于未发生之前。
成语出处:
清·黄彭年《代刘蓉函件》之一:“大局所关,防患未萌,当局必有远虑。”
成语例句:
或虑民心良莠不齐,恐有意外之变,如设立保甲连环保结;皆能防患未萌,有何惧之有?★郑观应《盛世危言·民团上》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事前预防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近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防患未萌
英文翻译:
nip in the bud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防患未萌”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F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防止 祸患 发生
更多含义:
“防患未萌”强调在隐患尚未形成时就采取措施预防,侧重“未萌”即事物未显露苗头,如《明儒学案》中“防祸于未萌”,较其他词语更强调超前性。“防微杜渐”侧重于在问题刚有微小迹象时及时制止,避免扩大,如《后汉书》中“杜渐防萌”,重点在“微”与“渐”的早期干预。“未雨绸缪”出自《诗经》,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侧重整体性预防而非针对具体隐患,如储备物资应对风险。“防患未然”与“防患未萌”意义接近,但“未然”更侧重“未发生”,而“未萌”隐含隐患已有潜在基础,如《申鉴》中“防患于未然”强调时机更靠前。“曲突徙薪”强调主动消除隐患的具体行动,如移开柴草避免火灾,与“防患未萌”的抽象预防形成对比。“亡羊补牢”则属事后补救,与前述成语的预防性质截然相反。

“防患未萌”的单字解释

】:1.防备:预防。防涝。以防万一。谨防假冒。对这种人可得防着点儿。2.防守;防御:国防。边防。海防。布防。3.堤;挡水的构筑物:堤防。4.姓。
】:1.祸害;灾难:患难。水患。防患未然。2.忧虑:忧患。患得患失。3.害(病):患病。患者。
】:1.副词。1.不:未便。未知可否。2.没;没有:未见此人。2.地支的第八位。3.未时,旧式记时法,相当于十三点到十五点。
】:1.(植物)发芽:萌芽。2.发生:故态复萌。3.古又同“氓(méng)”。

“防患未萌”的反义词

“防患未萌”的近义词

“防患未萌”的相关成语

“防患未萌”的关联成语

* 防患未萌的意思 防患未萌的成语解释 防患未萌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