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侯之珠的意思 随侯之珠的读音和出处

  • suí
  • hóu
  • zhī
  • zhū
成语名称:
随侯之珠
成语拼音:
[suí hóu zhī zhū]
成语解释:
比喻珍贵的物品
成语出处:
《文士传》:“随侯之珠,烛众士之好,南垠之金,登窈窕之首。”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比喻珍贵的物品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随矦之珠
英文翻译:
The Pearl of the Marquis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随侯之珠”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S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比喻 珍贵 物品
更多含义:
“随侯之珠”特指古代随侯所得的宝珠,出自《庄子》,强调珍宝的稀有与传奇色彩,常比喻珍贵之物或杰出人才,侧重其天然珍贵性。与之类似的“和璧隋珠”将和氏璧与随侯珠并列,泛指无价之宝,突出双宝并重,而“荆山之玉”源于卞和献玉故事,强调宝物未被识别的遗憾,多用于怀才不遇。“千金市骨”出自《战国策》,以重金买马骨喻求贤若渴,侧重招揽人才的手段,与珍宝本身无关。“昆山片玉”出自《晋书》,原为自谦之辞,后喻杰出人才,但语境更偏向谦逊或地域性赞誉。“连城之璧”强调价值可抵数座城池,突出物质层面的珍贵,而“随侯之珠”更强调故事性与文化寓意。“奇珍异宝”泛指各类稀有宝物,无特定典故,适用范围更广。

“随侯之珠”的单字解释

】:1.跟着:随从。随员。随葬。随即(立刻)。随行(xíng)。随身。随喜。随波逐流。随行(hāng)就市。2.顺从,任凭:随意。随口。随宜。随和。随俗。随笔。随遇而安。3.顺便,就着:随带。随手关门。4.像:他长得随他父亲。5.姓。
】:[hòu]闽侯(Mǐnhòu),地名,在福建。[hóu]1.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二等:侯爵。公侯。2.泛指达官贵人:侯门似海。3.姓。
】: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1.珠子:珠宝。夜明珠。2.(珠儿)小的球形的东西:眼珠儿。泪珠儿。水珠儿。滚珠儿。3.姓。

“随侯之珠”的近义词

“随侯之珠”的相关成语

“随侯之珠”的关联成语

“随侯之珠”造句

宅,虽然并非真的藏着随侯之珠、和氏之壁,但也确有一些稀世珍品,老先生看得很重,从不示人,现在也都千金散尽,付与明月清风了。

《庄子》里曾经提及这颗随侯之珠,说“其质甚美”。

听到随侯珠,王轩脑子一炸,春秋有二宝,卞和之璧和随侯之珠

秦欲观楚之宝器,吾和氏之璧、随侯之珠,可以示诸?

若止取襄阳,又岂足亲劳大驾乎?未有动天下之众而为一城者,所谓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也。

* 随侯之珠的意思 随侯之珠的成语解释 随侯之珠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