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文织采的意思 雕文织采的读音和出处

  • diāo
  • wén
  • zhī
  • cǎi
成语名称:
雕文织采
成语拼音:
[diāo wén zhī cǎi]
成语解释:
比喻词藻华丽。
成语出处:
南朝·梁·钟嵘《诗品》下卷:“孝武诗,雕文织采,过为精密,为二藩希慕,见称轻巧矣。”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用于作文等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鵰文織採
英文翻译:
Carving and weaving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雕文织采”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D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比喻 词藻 华丽
更多含义:
“雕文织采”强调对文字的精雕细琢和辞藻的华丽堆砌,多用于形容诗文过分追求形式美而忽略内容深度,隐含批评意味。与之相比,“华而不实”侧重表面华丽却缺乏实质,适用范围更广,不限于文学领域。“浮文巧语”特指虚夸不实的言辞,常用于批判虚伪或空洞的表达,情感色彩更强烈。“铺锦列绣”同样描绘辞藻繁复,但更突出视觉上的绚烂感,多用于中性或褒义语境,如赞美文采斐然。“字斟句酌”则强调写作态度的严谨,侧重推敲用词,不含贬义。“金玉其外”虽指外表华丽,但多用于形容事物表里不一,与文学修饰无直接关联。这些词语在侧重点、情感色彩及使用场景上存在细微差别。

“雕文织采”的单字解释

】:1.在竹木、玉石、金属等上面刻画:雕版。雕漆。雕花。雕塑。2.指雕刻艺术或雕刻作品:石雕。玉雕。浮雕。3.有彩画装饰的:雕梁画栋。4.姓。5.鸟,嘴呈钩状,视力很强,腿部有羽毛,是猛禽。种类较多,如金雕、海雕等。
】:1.字;语言的书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议论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军事的。与“武”相对:文职。文武双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旧指礼节、仪式等:繁文缛节。8.指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文身。文双颊。10.文饰;掩饰:文过饰非。11.⑪量词。用于旧时的铜钱:一文不值。
】:[zhī]1.用丝、麻、棉纱、毛线等编成布或衣物等:织布。编织。织女(a.织布、织绸的女子;b.指织女星)。棉织物。2.引申为构成:罗织罪名。3.用染丝织成的锦或彩绸:织锦。织文(即“织锦”)。织贝(织成贝文的锦)。[zhì]古同“”,旗帜。
】:[cǎi]1.摘取:采茶。2.选取;搜集:采用。采购。采风。3.挖取(矿藏):采矿。采油。4.神态;精神:丰采。兴高采烈。[cài]1.〔采邑〕也叫食邑、采地、封地。2.中国古代卿大夫的封地。封地的租税收入,作为卿大夫的俸禄。西周时卿大夫在采邑内享有统治权利并对诸侯承担义务。秦汉后的采邑,只是把封地的赋税拨给受封者,作为其俸禄的“食邑”。3.欧洲封建君主赏赐给亲信、贵族或功臣的领地。

“雕文织采”的相关成语

“雕文织采”的关联成语

* 雕文织采的意思 雕文织采的成语解释 雕文织采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