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行草靡的意思 风行草靡的读音和出处

  • fēng
  • xíng
  • cǎo
成语名称:
风行草靡
成语拼音:
[fēng xíng cǎo mí]
成语解释:
比喻强大的势力能制服一切。
成语出处:
《南齐书·高帝纪上》:“麾旆所临,风行草靡,神算所指,龙举云属。”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風行艸靡
英文翻译:
All the rage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风行草靡”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风的成语 F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比喻 强大 势力 制服
更多含义:
“风行草靡”与其他类似成语或词语的区别在于侧重点和使用语境,“风行草靡”比喻上位者的强大影响力使下属自然顺从,强调影响力如风吹草伏般不可抗拒,如《宋书》中“风行草靡,才大心细”,多用于权威或德行的感召,而“上行下效”侧重于模仿行为,强调上级怎么做下级就怎么学,如“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与具体行为关联更深,“令行禁止”强调法令严明,执行迅速,带有强制性,如“法立则令行,则民知所避”,而“一呼百应”突出号召力与响应速度,常用于群体行动,如陈胜起义时“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此外,“望风披靡”多用于军事领域,形容敌军溃败,含被动逃避的意味,如“汉军追至,羽众皆披靡”,相比之下,“风行草靡”更侧重自然感化的过程,不带负面色彩。

“风行草靡”的单字解释

】:[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刺。
】:[háng]1.行列:双行。杨柳成行。2.排行:您行几?。我行三。3.行业:内行。同行。在行。懂行。改行。各行各业。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出状元。4.某些营业机构:商行。银行。车行。5.用于成行的东西:一行字。几行树。两行眼泪。[hàng]见〖树行子〗。[héng]见〖道行〗。[xíng]1.走:步行。人行道。日行千里。2.古代指路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指旅行或跟旅行有关的:行装。行程。行踪。西欧之行。4.流动性的;临时性的:行商。行营。5.流通;推行:行销。发行。风行。6.做;办:举行。执行。试行。行医。行不通。简便易行。行之有效。7.表示进行某项活动(多用于双音动词前):另行通知。即行查复。8.(旧读xìng)行为:品行。言行。罪行。兽行。9.可以:行,咱们就照这样办吧。算了,把事情说明白就行了。10.姓。
】:1.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野草。青草。割草。2.指用作燃料、饲料等的稻、麦之类的茎和叶:稻草。草绳。草鞋。3.旧指山野、民间:草贼。草野。4.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草驴。草鸡。5.草率;不细致:潦草。字写得很草。6.文字书写形式的名称。a)汉字形体的一种:草书。草写。真草隶篆。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大草。小草。7.初步的;非正式的(文稿):草案。草稿。8.起草:草拟。
】:[mí]浪费:靡费。奢靡。[mǐ]1.倒下:望风披靡。2.没有:靡事不为(什么工作都干)。

“风行草靡”的近义词

“风行草靡”的相关成语

“风行草靡”的关联成语

* 风行草靡的意思 风行草靡的成语解释 风行草靡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