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鱼遇鲭的意思 食鱼遇鲭的读音和出处

  • shí
  • qīng
成语名称:
食鱼遇鲭
成语拼音:
[shí yú yù qīng]
成语解释:
比喻调换口味,使不单调。鲭,鱼肉合烧的美味。
成语出处:
唐·皮日休《序》:“亦由食鱼遇鲭,持内偶僎。”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结构类型:
紧缩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食魚遇鯖
英文翻译:
Fish for mackerel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食鱼遇鲭”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紧缩式成语 描写动物的成语 鱼的成语 S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比喻 调换 口味 单调 鱼肉 美味
更多含义:
“食鱼遇鲭”出自《吕氏春秋》,字面指吃鱼时遭遇鱼刺,比喻享受美好事物时遇到小波折,强调短暂阻碍不影响整体愉悦,侧重豁达心态,与“因噎废食”不同,后者因小问题放弃整体,含贬义,如因噎废食者因怕刺拒绝吃鱼,“临渊羡鱼”则强调空想不行动,与“退而结网”形成对比,突出实践重要性,“鲠骨在喉”侧重问题未解的不适感,如直言不吐不快,而“食鱼遇鲭”更侧重过程中的小插曲,不否定事物本身价值,类似“瑕不掩瑜”,但后者强调瑕疵不掩优点,不涉及行动选择,“鹬蚌相争”借动物争斗喻双方僵持让第三方得利,与“食鱼遇鲭”的个体体验不同,总体而言,这类成语均借具体情境喻抽象道理,但侧重点各异,需结合语境区分使用。

“食鱼遇鲭”的单字解释

】:[shí]1.吃。特指吃饭:食肉。废寝忘食。2.吃的东西:面食。小鸡觅食。丰衣足食。3.供食用或调味用的:食糖。食盐。4.人所见到的日、月亏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现象:日食。月食。[sì]拿东西给人吃。[yì]用于人名,如郦食其(jī)(汉朝人)。
】:1.脊椎动物的一大类,生活在水中,体温随外界温度而变化,一般身体侧扁,有鳞和鳍,用鳃呼吸。种类极多,包括软骨鱼和硬骨鱼两类。大部分可供食用。2.(Yú)姓。
】:1.相逢;遭遇:相遇。遇雨。遇险。不期而遇。2.对待;款待:待遇。优遇。冷遇。3.机会:机遇。际遇。4.姓。
】:[qīng]鱼,身体呈梭形而侧扁,鳞圆而细小,头尖,口大。种类很多,常见的有鲐、马鲛等。[zhēng]鱼跟肉合在一起的菜。

“食鱼遇鲭”的相关成语

“食鱼遇鲭”的关联成语

* 食鱼遇鲭的意思 食鱼遇鲭的成语解释 食鱼遇鲭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