骇心动目的意思 骇心动目的读音和出处

  • hài
  • xīn
  • dòng
成语名称:
骇心动目
成语拼音:
[hài xīn dòng mù]
成语解释:
犹言惊心动目。
成语出处:
宋·苏轼《顺济王庙新获石砮记》:“传观左右,失手坠于江中,乃祷于神,愿复得之,当藏之庙中,为往来者骇心动目诡异之观。”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形容事态严重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駭心動目
英文翻译:
Astonishing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骇心动目”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H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犹言 惊心 动目
更多含义:
“骇心动目”侧重于视觉和心理的双重冲击,强调事物本身极具震撼力,令人瞬间产生惊惧或震撼感,如血腥场面或奇诡景象,其他类似成语各有侧重。“触目惊心”多指惨状引发的内心震动,强调持续性的心理冲击,如灾难后果。“惊心动魄”侧重情节紧张激烈带来的情感激荡,如生死搏斗或戏剧高潮,情感色彩更复杂。“毛骨悚然”强调恐惧引发的生理反应,如诡异氛围使人汗毛竖起,与视觉关联较弱。“骇人听闻”则突出听闻后的震惊感,多用于形容恶性事件或离奇传言。这些词语都含震撼之意,但“骇心动目”更突出视觉冲击与瞬间震撼的双重性,其余或偏重心理持久影响,或强调情节张力,或特指听闻信息,或描述生理反应。

“骇心动目”的单字解释

】:惊吓;震惊:惊涛骇浪。骇人听闻。
】: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1.(事物)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跟“静”相对):流动。风吹草动。你坐着别动。2.“働”是“劳动”的“动(動)”的异体字。3.改变(事物)原来的位置或样子:搬动。挪动。改动。动用。兴师动众。4.使用;使起作用:动笔。动手。动脑筋。5.触动(思想感情):动心。动怒。动了公愤。6.感动:动人。不为亲情所动。7.吃;喝(多用于否定式):这病不宜动荤腥。他向来不动酒。8.动不动;常常:动辄得咎。影片一经上演,观众动以万计。
】:1.眼睛:有目共睹。历历在目。2.网眼;孔:八十目筛。一方寸的网上,竟有百目之多。3.看:目为奇迹。4.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目。细目。5.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分为雁形目、鸡形目、鹤形目等,松柏纲分为银杏目、松柏目等。目以下为科。6.目录:书目。药目。剧目。7.名称:题目。名目。8.下围棋时所围的空白交叉点,一个点为一目:中方棋手仅以一目半之优获胜。9.姓。

“骇心动目”的近义词

“骇心动目”的相关成语

“骇心动目”的关联成语

* 骇心动目的意思 骇心动目的成语解释 骇心动目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