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雀无闻的意思 鸦雀无闻的读音和出处

  • què
  • wén
成语名称:
鸦雀无闻
成语拼音:
[yā què wú wén]
成语解释:
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6回:“不想步入院中,鸦雀无闻,一并连两只仙鹤在芭蕉下都睡着了。”
成语例句:
仔细再听,外面鸦雀无闻,不但并无炮声,连报喜的也不见了。(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六回)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非常静
结构类型:
主谓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鴉雀無聞
英文翻译:
in perfect silence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鸦雀无闻”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主谓式成语 四字成语 声音的成语 Y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乌鸦 麻雀 声音 没有 形容
更多含义:
“鸦雀无闻”强调环境极度安静,连乌鸦和麻雀的细微声响也听不到,多用于描述自然环境的静谧感,或人为制造的无声状态,如考试、会议等场景,如“考场内鸦雀无闻”。“万籁俱寂”侧重所有声音消失,更具文学意境,常用于描绘夜晚或空旷之地的绝对寂静,如“深夜的山谷万籁俱寂”。“悄无人声”则特指人类活动痕迹消失后的安静,如“废弃的村庄悄无人声”。“寂静无声”为直白表述,适用性广,不强调声音源头,如“图书馆里寂静无声”。“噤若寒蝉”暗含因恐惧或压力而不敢发声,如“众人噤若寒蝉,不敢反驳”。这些词语都描述安静,但“鸦雀无闻”侧重自然声响消失,“万籁俱寂”突出整体环境的空灵,“悄无人声”聚焦人类痕迹的缺失,“寂静无声”为中性描述,“噤若寒蝉”带有情感色彩。

“鸦雀无闻”的单字解释

】:鸟类的一科。羽毛大多为黑色,喙及足强壮,多在高树上筑巢。中国常见的有乌鸦、寒鸦等。主食昆虫,有时挖食播种的种子。
】:[què]鸟类的一科。体形较小,喙圆锥状。有的善鸣叫。泛指小鸟。也特指麻雀。[qiǎo]义同“雀(què)”。用于“家雀儿”“雀盲眼(夜盲)”。[qiāo]〔雀子〕雀(què)斑。
】:[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5.姓。[mó]见【南无】。
】:1.听见:听而不闻。耳闻不如目见。2.听见的事情;消息:见闻。新闻。奇闻。3.有名望的:闻人。4.名声:令闻。秽闻。5.用鼻子嗅:你闻闻这是什么味儿?6.姓。

“鸦雀无闻”的反义词

“鸦雀无闻”的近义词

“鸦雀无闻”的相关成语

“鸦雀无闻”的关联成语

* 鸦雀无闻的意思 鸦雀无闻的成语解释 鸦雀无闻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