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威虎震的意思 龙威虎震的读音和出处

  • lóng
  • wēi
  • zhèn
成语名称:
龙威虎震
成语拼音:
[lóng wēi hǔ zhèn]
成语解释:
形容气势奔放雄壮。常形容书法笔势的遒劲有力,灵活舒展。
成语出处:
宋·赵与时《宾退录》第二卷:“梁鹄书,如龙威虎震,剑拔弩张。”
成语例句:
清·包世臣《安吴论书·历下笔谭》:“《张公清颂》、《贾使君》……《始平公》各造像为一种,皆出《孔羡》,具龙威虎震之规。”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龍威虎震
英文翻译:
Dragon and tiger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龙威虎震”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虎的成语 龙的成语 L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形容 气势 奔放 雄壮 书法 笔势 遒劲 有力 舒展
更多含义:
“龙威虎震”侧重形容威严与震慑力,常用来描绘领袖或强者的气魄,如“帝王龙威虎震,震慑群臣”,核心意象是威严与力量的压迫感,与之近似的成语各有侧重,“龙腾虎跃”强调活跃蓬勃的动态,如“运动场上龙腾虎跃”,多用于群体或场景的生机描写,“虎啸龙吟”则突出声音或气势的恢宏,如“瀑布声如虎啸龙吟”,常用于自然景观或艺术表达的磅礴感,“龙争虎斗”专指激烈竞争,如“商战中的龙争虎斗”,强调双方对抗的张力,而“生龙活虎”纯粹形容人的精力旺盛,如“孩子玩耍时生龙活虎”,不带有威慑意味,这些成语虽共享“龙虎”元素,但具体语境与情感色彩差异显著。

“龙威虎震”的单字解释

】: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龙颜。龙廷。龙袍。龙床。3.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龙舟。龙灯。龙车。龙旗。4.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5.姓。
】:1.表现出来的能压服人的力量或使人敬畏的态度:威信。威严。示威。助威。狐假虎威。2.凭借威力(采取某种行动):威逼。威吓。威胁。3.姓。
】:1.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将。虎虎有生气。3.露出凶相:虎起脸。4.姓。5.同“”。
】:1.震动:地震。震耳欲聋。威震四方。2.特指地震:震源。防震棚。又连着震了几次。3.情绪过分激动:震惊。震怒。4.八卦之一,卦形是“☳”,代表雷。见〖八卦〗。5.姓。

“龙威虎震”的相关成语

“龙威虎震”的关联成语

* 龙威虎震的意思 龙威虎震的成语解释 龙威虎震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