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虎窟的意思 龙潭虎窟的读音和出处

  • lóng
  • tán
成语名称:
龙潭虎窟
成语拼音:
[lóng tán hǔ kū]
成语解释:
窟:洞穴。潭:深水池。龙居住的深水潭,虎栖身的巢穴。比喻极其凶险的地方。
成语出处:
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三折:“闲对着绿树青山,消遣我烦心倦目,潜入那水国渔乡,早跳出龙潭虎窟。”
成语例句: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9回:“你便是那汑太子,怎逃地网天罗?火首金刚,难脱龙潭虎窟!”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主语、宾语、定语;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龍潭虎窟
英文翻译:
a chasm for dragon to hide or a cave for tigers to have their lair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龙潭虎窟”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虎的成语 龙的成语 水的成语
成语关注:
洞穴 水池 居住 水潭 栖身 巢穴 比喻 凶险 地方
更多含义:
“龙潭虎窟”与其他类似成语或词语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侧重点和语境上,该成语强调危险环境本身,多用于描述具体地点或处境,如“深入龙潭虎窟”,而“刀山火海”侧重强调艰险过程,常与“赴汤蹈火”连用,突出克服困难的决心,如“纵是刀山火海也要闯”,“险象环生”则强调危险接连发生,动态性强,如“探险途中险象环生”,不特指固定地点,此外,“九死一生”着重强调幸存概率极低的结果,如“这次任务可谓九死一生”,而“龙潭虎窟”不直接指向结果,仅突出环境危险性,另如“危机四伏”适用范围更广,可形容抽象或具体的危险,而“龙潭虎窟”常借龙虎的象征意义,使危险更具形象化,多用于文学或口语中的夸张表达。

“龙潭虎窟”的单字解释

】: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龙颜。龙廷。龙袍。龙床。3.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龙舟。龙灯。龙车。龙旗。4.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5.姓。
】:1.深水池:龙潭虎穴。2.〈方〉坑。
】:1.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将。虎虎有生气。3.露出凶相:虎起脸。4.姓。5.同“”。
】:1.洞穴:石窟。山窟。狡兔三窟。2.某类人聚集或聚居的场所:匪窟。盗窟。赌窟。贫民窟。

“龙潭虎窟”的近义词

“龙潭虎窟”的相关成语

“龙潭虎窟”的关联成语

* 龙潭虎窟的意思 龙潭虎窟的成语解释 龙潭虎窟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