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首豕足的意思 龙首豕足的读音和出处

  • lóng
  • shǒu
  • shǐ
成语名称:
龙首豕足
成语拼音:
[lóng shǒu shǐ zú]
成语解释:
犹言牛头不对马嘴。谓对书义的解释与原旨相去甚远,风马牛不相及。
成语出处:
南朝·梁·梁元帝《金楼子·立言》:“龙首豕足,随时之义;牛头马髀,强相附会。”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贬义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龍首豕足
英文翻译:
Rapacious and ruthless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龙首豕足”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龙的成语 风的成语 L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犹言 相去甚远 相及
更多含义:
“龙首豕足”强调事物前后不协调,或局部与整体矛盾,如龙头与猪蹄的怪异组合,常比喻表里不一或名实不符,其他类似成语侧重点不同,“虎头蛇尾”侧重开头盛大但结尾潦草,多指做事缺乏坚持,“半途而废”仅强调中途放弃,不涉及前后对比,“首鼠两端”突出犹豫不决,而非事物本身的矛盾,“东施效颦”讽刺盲目模仿导致不伦不类,与“龙首豕足”的割裂感不同,而“画蛇添足”强调多余之举破坏整体,与“豕足”的突兀感有相似,但无“龙首”的对比反差,总体而言,“龙首豕足”更聚焦于事物内部的不匹配或矛盾性,常用于批判表面华丽而实质低劣的现象。

“龙首豕足”的单字解释

】: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龙颜。龙廷。龙袍。龙床。3.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龙舟。龙灯。龙车。龙旗。4.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5.姓。
】:1.头:昂首阔步。2.领袖;领导人:元首。首长。3.最先;开始:首创。4.第一;最高:首要。首席代表。5.告发:自首。出首。6.量词。用于诗歌、歌曲等:一首诗。民歌百首。
】:猪:狼奔豕突。
】:1.脚;腿:足迹。足球。手舞足蹈。画蛇添足。2.器物下部形状像腿的支撑部分:鼎足。3.指足球运动:足坛。女足。4.姓。5.足以;值得(多用于否定式):不足为凭。微不足道。

“龙首豕足”的近义词

“龙首豕足”的相关成语

“龙首豕足”的关联成语

* 龙首豕足的意思 龙首豕足的成语解释 龙首豕足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