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骧虎啸的意思 龙骧虎啸的读音和出处

  • lóng
  • xiāng
  • xiào
成语名称:
龙骧虎啸
成语拼音:
[lóng xiāng hǔ xiào]
成语解释:
喻气概威武。
成语出处:
清·汉血愁予《崖山哀·胡闹》:“忽必烈坐宝帐龙骧虎啸,占住了燕京城铁裹铜包。”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定语;用于气势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龍驤虎嘨
英文翻译:
prance like the dragon and watch like the tiger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龙骧虎啸”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虎的成语 龙的成语 L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气概 威武
更多含义:
“龙骧虎啸”与其他类似成语均包含“龙”“虎”意象,但侧重点不同。“龙骧虎啸”强调威严与声势,形容人昂首阔步、气势如虹,如《三国志》中形容将领威武,多用于庄重场合或褒扬领袖,而“龙腾虎跃”侧重动作活跃,描述生机勃勃的场景,如运动赛场。“虎踞龙盘”专指地形险要,如南京地势,强调空间上的雄浑稳固。“龙争虎斗”突出争斗激烈,如商业竞争或高手对决,含对抗性。“龙骧虎啸”与其他词的区别在于,它不强调动态或对抗,而是通过“骧”(昂首)与“啸”(吼声)的组合,突出威严感与震慑力,更具象征性与文学色彩。

“龙骧虎啸”的单字解释

】: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龙颜。龙廷。龙袍。龙床。3.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龙舟。龙灯。龙车。龙旗。4.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5.姓。
】:马快跑时抬头的样子。多用于人名。
】:1.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将。虎虎有生气。3.露出凶相:虎起脸。4.姓。5.同“”。
】:1.(人)撮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打口哨:登高长啸。2.(禽兽)拉长声音叫:虎啸。鸟啸。3.泛指发出长而尖厉的声音:风啸。飞机尖啸着飞过顶空。

“龙骧虎啸”的近义词

“龙骧虎啸”的相关成语

“龙骧虎啸”的关联成语

* 龙骧虎啸的意思 龙骧虎啸的成语解释 龙骧虎啸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