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骧豹变的意思 龙骧豹变的读音和出处

  • lóng
  • xiāng
  • bào
  • biàn
成语名称:
龙骧豹变
成语拼音:
[lóng xiāng bào biàn]
成语解释:
喻书法气势壮盛而善于变化。
成语出处:
唐·张怀瓘《书断·神品》:“尤善章草,书出诸杜度,故崔瑗云:龙骧豹变,青出于蓝。”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龍驤豹變
英文翻译:
The change of the dragon and the leopard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龙骧豹变”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龙的成语 描写动物的成语 豹的成语
成语关注:
书法 气势 壮盛 善于
更多含义:
“龙骧豹变”强调事物如龙腾豹跃般迅猛变化,侧重动态与威势,多用于形容局势或人物的突变与崛起,“龙骧”指龙昂首疾行,象征威仪,“豹变”源自《易经》“君子豹变”,喻人经历磨练后焕然一新,与“脱胎换骨”相比,后者更强调本质的彻底改变,而“豹变”侧重渐进积累后的质变,“风云突变”则偏重形势的意外转折,不涉及内在提升,“龙腾虎跃”单纯形容活跃场景,缺乏深层蜕变含义,“沧海桑田”指向时间推移下的宏观变迁,与“龙骧豹变”的个体化、爆发性特质不同,这些词语虽均有变化之意,但文化意象与侧重点各异。

“龙骧豹变”的单字解释

】: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龙颜。龙廷。龙袍。龙床。3.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龙舟。龙灯。龙车。龙旗。4.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5.姓。
】:马快跑时抬头的样子。多用于人名。
】:1.哺乳动物,像虎而较小,身上有很多斑点或花纹。性凶猛,能上树,捕食其他兽类,伤害人畜。常见的有金钱豹、云豹、雪豹、猎豹等。通称豹子。2.(Bào)姓。
】:1.和原来不同;变化;改变:情况变了。变了样儿。2.改变(性质、状态);变成:沙漠变良田。后进变先进。3.使改变:变废为宝。变农业国为工业国。4.能变化的;已变化的:变数。变态。5.变卖:变产。6.变通:通权达变。7.有重大影响的突然变化:事变。变乱。8.指变文:目连变。9.姓。

“龙骧豹变”的相关成语

“龙骧豹变”的关联成语

* 龙骧豹变的意思 龙骧豹变的成语解释 龙骧豹变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