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骧麟振的意思 龙骧麟振的读音和出处

  • lóng
  • xiāng
  • lín
  • zhèn
成语名称:
龙骧麟振
成语拼音:
[lóng xiāng lín zhèn]
成语解释:
龙骧,昂举腾跃貌。麟振,语出《诗·周南·麟之趾》:“鳞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毛传:“麟,信而应礼,以足至者也。振振,信厚也。”因以“龙骧麟振”喻将军恩威兼备。
成语出处:
麟振,语出《诗·周南·麟之趾》:“鳞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毛传:“麟,信而应礼,以足至者也。振振,信厚也。”
成语例句:
[邓艾]受命忘身,龙骧麟振,前无坚敌。★《晋书·段灼传》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定语;指人恩威并用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龍驤麐振
英文翻译:
Longyao Linzhen
成语故事:
龙骧麟振的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龙骧麟振”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龙的成语 L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应礼 至者 龙骧麟振 将军 恩威 兼备
更多含义:
“龙骧麟振”与其他类似成语的区别在于意象与侧重点不同。“龙骧麟振”以龙昂首、麒麟振鳞为喻,强调威严奋发的气魄,多用于赞颂人物志向高远或事业兴盛,如“龙骧虎步”侧重步伐威严,“龙腾虎跃”突出动态活力,常用于描述热烈场面或拼搏精神。“龙飞凤舞”侧重形态飘逸,多形容书法或自然景观的灵动美感。“麟凤龟龙”则借四种灵兽比喻品德高尚的贤才,强调珍贵与稀有。而“龙骧麟振”融合龙与麒麟的祥瑞意象,兼具威严与祥瑞双重特质,更突出奋发向上的气势,多用于宏大叙事或对杰出人物的褒扬,与其他成语的单一侧重形成对比。

“龙骧麟振”的单字解释

】: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龙颜。龙廷。龙袍。龙床。3.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龙舟。龙灯。龙车。龙旗。4.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5.姓。
】:马快跑时抬头的样子。多用于人名。
】:麒麟的简称:凤毛麟角。
】:1.摇动;挥动:振翅。振笔疾书。2.振动:共振。谐振。振幅。3.奋起;振作:振奋。振起精神来。听说比赛开始,观众精神一振。4.姓。

“龙骧麟振”的相关成语

“龙骧麟振”的关联成语

* 龙骧麟振的意思 龙骧麟振的成语解释 龙骧麟振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