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厌不告的意思 龟厌不告的读音和出处

  • guī
  • yàn
  • gào
成语名称:
龟厌不告
成语拼音:
[guī yàn bù gào]
成语解释:
指屡加龟卜,致使龟灵厌恶,不再以吉凶告人。比喻很有效的东西,过度使用也会失灵。
成语出处:
《诗经·小雅·小旻》:“我龟既厌,不我告犹。”
成语例句: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龟厌不告,《诗》以为刺。”
感情褒贬:
贬义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定语、分句;指劝诫人
结构类型:
紧缩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龜厭不告
英文翻译:
Not to tell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龟厌不告”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紧缩式成语 诗经的成语 比如的成语 G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致使 厌恶 吉凶 比喻 有效 东西 使用 失灵
更多含义:
“龟厌不告”出自《左传》,指占卜用的龟甲因过度使用而失去灵验,比喻因频繁求助或依赖导致失效,与“事不过三”有相似之处,但后者强调限制次数而非结果失效。“狼来了”侧重因谎言失去信任,而“龟厌不告”强调资源耗尽后的无回应。“杯弓蛇影”是因误解引发的恐惧,属于心理反应,而“龟厌不告”是实际使用过度的问题。“杞人忧天”指向无谓的忧虑,与“龟厌不告”的过度依赖无关。“画蛇添足”“拔苗助长”强调多余或急躁的行为,而“龟厌不告”突出重复行为导致的失效。这些词语的核心区别在于,“龟厌不告”聚焦于过度使用引发的失效,其他成语则侧重信任、心理、行为方式等不同层面。

“龟厌不告”的单字解释

】:[guī]爬行动物。背腹有甲。有些种类的龟,头、尾和脚可缩入甲内。在水中或陆上都能生活,寿命很长。有的龟甲可供药用。[jūn]同“”。[qiū]1.〔龟兹〕2.古地名。在今新疆库车一带。唐贞观二十二年(648)设置龟兹都督府。后并入安西都护府。3.唐代安西四镇(军镇)之一,先后受安西都护府及安西节度使统辖。4.古西域国名。在今新疆库车一带。
】:1.不喜欢;憎恶:厌烦。厌弃。2.满足:学而不厌。
】:[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1.把事情向人陈述、解说:告诉。告知。广告。报告。通告。忠告。2.向国家行政司法机关检举、控诉:告状。到法院去告他。3.为了某事而请求:告假。告贷。4.表明:告辞。自告奋勇。5.宣布或表示某种情况的实现:告成。告罄。告一段落。事情已告结束。6.姓。

“龟厌不告”的相关成语

“龟厌不告”的关联成语

* 龟厌不告的意思 龟厌不告的成语解释 龟厌不告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