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成语分类
其它热搜成语
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 (1617个)
-
201
初生之犊
- 成语拼音:
- chū shēng zhī dú
- 成语解释:
- 刚出生的小牛,比喻单纯或勇猛的青年人
- 成语出处:
- 先秦 庄周《庄子 知北游》:“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汝瞳焉如新生之犊而无求其故!”
-
202
初生之犊不惧虎
- 成语拼音:
- chū shēng zhī dú bù jù hǔ
- 成语解释:
- 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无所畏惧。
- 成语出处:
- 《三国演义》第七四回:“俗云:‘初生之犊不惧虎。’父亲纵然斩了此人,只是西羌一小卒耳;倘有疏虞,非所以重伯父之托也。”
-
203
初生之犊不畏虎
- 成语拼音:
- chū shēng zhī dú bù wèi hǔ
- 成语解释:
- 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无所畏惧。
- 成语出处: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刚吃过早饭,人马全都汇齐,有些人震于闯王和李过的威名,不免惊惶,但有些人好像初生之犊不畏虎,磨拳擦掌地等待厮杀。”
-
204
长舌之妇
- 成语拼音:
- cháng shé zhī fù
- 成语解释:
- 常用来指多嘴多舌、喜欢说长道短、搬弄事非的女人。
- 成语出处:
- 《诗经·大雅·瞻卬》:“妇有长舌,唯厉之阶。”
-
205
曹社之谋
- 成语拼音:
- cáo shè zhī móu
- 成语解释:
- 《左传·哀公七年》:“初,曹人或梦众君子立于社宫,而谋亡曹。”社:曹之国社。后进以“曹社之谋”指灭亡他人国家的阴谋。北周·庚信《哀江南赋》:“鬼同曹社之谋,人有秦庭之哭。”
- 成语出处:
- 《左传·哀公七年》:“初,曹人或梦众君子立于社宫,而谋亡曹。”
-
206
菜蔬之色
- 成语拼音:
- cài shū zhī sè
- 成语解释:
- 比喻人们在饥荒年景度日所显现的营养不良的脸色。
- 成语出处:
- 晋·潘岳《籍田鼠》:“野有菜蔬之色,朝靡代耕之秩。”
-
207
承天之祜
- 成语拼音:
- chéng tiān zhī hù
- 成语解释:
- 承:蒙受;祜:福。蒙受老天的赐福
- 成语出处:
- 《诗经·小雅·信南山》:“受天之祜。”
-
208
昌亭之客
- 成语拼音:
- cháng tíng zhī kè
- 成语解释:
- 下乡(属江苏省淮阴市)南昌亭长的食客。原指汉淮阴侯韩信。后以借指
- 成语出处:
- 《汉书 韩信传》:“韩信,淮阴人。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从下乡南昌亭长食。”
-
209
谗慝之口
- 成语拼音:
- chán tè zhī kǒu
- 成语解释:
- 谗:说别人坏话;慝:邪恶。进谗言的恶人的嘴
- 成语出处: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愿以间执谗慝之口。”
-
210
出头之日
- 成语拼音:
- chū tóu zhī rì
- 成语解释:
- 出头:摆脱困境等。指从困厄、冤屈、压抑的处境中摆脱出来的日子。
- 成语出处:
- 元·无名氏《庞娟夜走马陵道》第三折:“如今佯推风疾举发,白日里与儿童作戏,到晚间共羊犬同眠。不知几时才得个出头之日。”
-
211
承天之祐
- 成语拼音:
- chéng tiān zhī yòu
- 成语解释:
- 承:受;祐:保佑。蒙受老天的保祐。
- 成语出处:
- 《周易·大有》:“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
212
采薪之患
- 成语拼音:
- cǎi xīn zhī huàn
- 成语解释:
- 病了不能打柴。自称有病的婉辞。
- 成语出处:
- 见“采薪之忧”。
-
213
喘息之机
- 成语拼音:
- chuǎn xī zhī jī
- 成语解释:
- 暂停活动、舒缓一段时间
- 成语出处:
- 金玉舟《赵匡胤》第31章:“柴荣那里肯给敌军以喘息之机,立刻挥军急追。”
-
214
喘息之间
- 成语拼音:
- chuǎn xī zhī jiān
- 成语解释:
- 喘一口气的功夫。比喻时间短。
- 成语出处:
- 《后汉书·张纲传》:“若鱼遊釜中,喘息须臾之间耳!”
-
215
采薪之疾
- 成语拼音:
- cǎi xīn zhī jí
- 成语解释:
- 病了不能打柴。自称有病的婉辞。
- 成语出处:
- 见“采薪之忧”。
-
216
城下之盟
- 成语拼音:
- chéng xià zhī méng
- 成语解释:
- 盟:盟约;和约。因强敌兵临城下而被迫签订的屈辱性和约。
- 成语出处: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桓公十二年》:“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
-
217
城下之辱
- 成语拼音:
- chéng xià zhī rǔ
- 成语解释:
- 谓兵临城下屈膝求和的耻辱。
- 成语出处:
- 梁启超《知耻学会叙》:“越惟无耻,故安于城下之辱。”
-
218
采薪之忧
- 成语拼音:
- cǎi xīn zhī yōu
- 成语解释:
- 采薪:打柴。病了不能打柴。自称有病的婉辞。
- 成语出处:
-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朱熹集注:“采薪之忧,言病不能采薪,谦辞也。”
-
219
穿窬之盗
- 成语拼音:
- chuān yú zhī dào
- 成语解释:
- 穿:指穿壁;窬:通“逾”,从墙上爬过去。从墙上爬过去。指钻洞和爬墙的盗贼。
- 成语出处:
-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
220
齿牙之猾
- 成语拼音:
- chǐ yá zhī huá
- 成语解释:
- 见“齿牙为猾”。
- 成语出处:
- 唐·柳宗元《唐故邕管招讨副使试大理司直兼贵州刺史邓君墓志铭》:“然以忧栗间于多虞,卒成耳环目之塞,道致齿牙之猾。”
* 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