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圣俞莫登楼》 王珪

莫登楼,楼外华灯人竞游。
翠枝威威六素虬,鸣梢一声从天头。
金炉烟开雉尾收,正见月射双琼鉤。
半峰飞泉落惊沤,嘘呵紫雾鱼龙浮。
弦清管高脆欲流,霜寒雏凤丹山愁。
台上美人春风柔,舞腰回急宝钗投。
禁街特敕香车留,簾疏的皪排星眸。
画省宵间空翠帱束如穷兔离新罘。
况惊白发心悠悠,安复繁华事轻裘。
寄言侠少谁为俦,烂醉玉楼歌始休。
分类:

作者简介(王珪)

王珪头像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和圣俞莫登楼》王珪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圣俞莫登楼》是宋代王珪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登楼之景为主题,通过描写华灯人群、翠枝鸣梢、金炉雉尾、月光双琼鉤等景物,展现了一幅繁华热闹的夜景。

诗中以华灯人竞游为开篇,生动地描绘了楼外熙熙攘攘的繁华景象。接着,通过描写翠枝威威、鸣梢一声,表达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似乎整个夜晚都充满了活力。

诗中金炉烟开,雉尾收,月射双琼鉤的描写,使人感受到了一种高雅的氛围。它们象征着富贵和美好,将整个景象提升到了另一个层次。

下半部分的诗句,以飞泉落惊沤、紫雾鱼龙浮的描写,给人带来了一种奇幻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诗中还描绘了弦清管高脆、雏凤丹山愁等景象,通过音乐和自然元素的融合,营造出一种忧愁和寂寞的情绪。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美人舞腰回急、宝钗投的情景,展现出宫廷中的豪华和娇美。同时,禁街特敕香车留、簾疏的皪排星眸等描写,又使整个情景更加细致丰富。

最后两句诗以寄言的方式,探讨了人生的虚幻和人生的价值。诗中提到繁华事轻裘,表达了对浮华繁忙生活的思考,以及对真正有意义的事物的追求。诗的结尾以烂醉玉楼歌始休,表达了对繁华世界的一种疲倦和厌倦,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色彩丰富,描绘了繁华与寂静、欢乐与忧愁的交融。通过对景物和情感的交织描写,展示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虚幻繁华的反思,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圣俞莫登楼》王珪 拼音读音参考

hé shèng yú mò dēng lóu
和圣俞莫登楼

mò dēng lóu, lóu wài huá dēng rén jìng yóu.
莫登楼,楼外华灯人竞游。
cuì zhī wēi wēi liù sù qiú, míng shāo yī shēng cóng tiān tóu.
翠枝威威六素虬,鸣梢一声从天头。
jīn lú yān kāi zhì wěi shōu, zhèng jiàn yuè shè shuāng qióng gōu.
金炉烟开雉尾收,正见月射双琼鉤。
bàn fēng fēi quán luò jīng ōu, xū ā zǐ wù yú lóng fú.
半峰飞泉落惊沤,嘘呵紫雾鱼龙浮。
xián qīng guǎn gāo cuì yù liú, shuāng hán chú fèng dān shān chóu.
弦清管高脆欲流,霜寒雏凤丹山愁。
tái shàng měi rén chūn fēng róu, wǔ yāo huí jí bǎo chāi tóu.
台上美人春风柔,舞腰回急宝钗投。
jìn jiē tè chì xiāng chē liú, lián shū de lì pái xīng móu.
禁街特敕香车留,簾疏的皪排星眸。
huà shěng xiāo jiān kōng cuì chóu shù rú qióng tù lí xīn fú.
画省宵间空翠帱束如穷兔离新罘。
kuàng jīng bái fà xīn yōu yōu,
况惊白发心悠悠,
ān fù fán huá shì qīng qiú.
安复繁华事轻裘。
jì yán xiá shǎo shuí wèi chóu,
寄言侠少谁为俦,
làn zuì yù lóu gē shǐ xiū.
烂醉玉楼歌始休。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学组词《和圣俞莫登楼》专题为您介绍和圣俞莫登楼古诗,和圣俞莫登楼王珪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