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贯三军的意思 勇贯三军的读音和出处

  • yǒng
  • guàn
  • sān
  • jūn
成语名称:
勇贯三军
成语拼音:
[yǒng guàn sān jūn]
成语解释:
贯:通“冠”,第一;三军:军队的总称。指勇敢或勇猛是全军第一
成语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回:“吾想黑身有异术,勇贯三军,吾非敌手。”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宾语;形容人的英勇
结构类型:
主谓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勇贯三军
英文翻译:
Brave through the three armies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勇贯三军”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主谓式成语 四字成语 三的成语 Y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三军 军队 总称 全军
更多含义:
“勇贯三军”强调勇气覆盖全军,体现个人勇猛对整体的激励作用,多用于将领或核心人物的英雄气概,如“关羽勇贯三军,提振士气”,“贯”字突出贯穿性,侧重精神层面的统领,“万夫莫当”侧重个体战斗力无人能敌,如“张飞长坂坡喝退敌军,万夫莫当”,强调单打独斗的威慑力,“一马当先”突出行动上的率先垂范,如“赵云一马当先冲入敌阵”,侧重行为引领而非精神感染,“骁勇善战”则综合描述勇猛与作战能力,如“吕布骁勇善战,威震四方”,适用范围更广,不局限于特定场景,此外,“勇冠三军”与“勇贯三军”常被混淆,前者“冠”强调勇猛程度居首,后者“贯”强调勇气贯通全军,存在细微差异。

“勇贯三军”的单字解释

】:1.勇敢:勇武。奋勇。越战越勇。智勇双全。2.清朝称战争时期临时招募,不在平时编制之内的兵:散兵游勇。3.姓。
】:1.穿;贯通:如雷贯耳。学贯古今。2.连贯:鱼贯而入。累累如贯珠。3.旧时的制钱,用绳子穿上,每一千个叫一贯:万贯家私。4.世代居住的地方:籍贯。乡贯。5.事例;成例:一仍旧贯。6.姓。
】: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3.姓。
】:1.军队:我军。陆军。解放军。参军。裁军。生产大军。劳动后备军。2.军队的编制单位,下辖若干师:第一军。敌人的兵力估计有两个军。3.(Jūn)姓。

“勇贯三军”的近义词

“勇贯三军”的相关成语

“勇贯三军”的关联成语

“勇贯三军”造句

陛下,老臣以为,陈将军不但勇贯三军,而且更是懂的兵法韬略,此等美玉,当授与高职,常伴于陛下左右,护卫陛下。

吾儿英王身经百战、勇贯三军,定能平郑夏强敌来犯、扬我李唐之军威。

秦君知道此人,红胡阔脸,勇贯三军,是高达的又一爱将,名曰伏锯,人送外号红胡子,负责陨星的驻防军,而北部星域的重中之重就是陨星,足见他的地位。

陈克复这位被杨广称之为勇贯三军的猛人,今天没有参与攻城,他正忙着熟悉自己的三千家底呢。

将军实力强悍,勇贯三军,名动天下,年纪轻轻便得以封将拜牧,想来封疆列侯也是指日可待地,真是春风得意呀。

将军勇贯三军,陷阵拔营从无惧色,怎是贪生怕死之徒,只是这一次,请让我去。

摄于盖憎天勇贯三军的威名,所有的士兵都不约而同害怕的向后退去,和盖憎天的距离不是拉近了,而是更远了。

此外,这位王子不仅仅是一个勇贯三军的猛将,还是一个足智多谋的战略高手。

走马杀到军前,神武耀威,勇贯三军,枪法如骤雨。

* 勇贯三军的意思 勇贯三军的成语解释 勇贯三军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