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兵秣马的意思 厉兵秣马的读音和出处

  • bīng
成语名称:
厉兵秣马
成语拼音:
[lì bīng mò mǎ]
成语解释: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成语例句:
孙权克仗先烈,雄据江东,举贤任能,厉兵秣马,以伺中国之变。(宋 陈亮《酌古论 吕蒙》)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联合式;作谓语;指准备战斗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厲兵秣馬
英文翻译:
to get ready for battle
成语故事:
厉兵秣马的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厉兵秣马”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马的成语 左传的成语 L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兵器 形容 准备
更多含义:
“厉兵秣马”与其他类似成语或词语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侧重点和使用场合,“厉兵秣马”出自《左传》,字面意为磨快兵器,喂饱战马,多用于强调战前准备,侧重于军事行动的具体筹备,如训练士兵、整顿装备,例如“球队厉兵秣马,备战决赛”,而“严阵以待”侧重于以严密阵势等待敌人或挑战,强调临战状态而非准备过程,例如“边防军严阵以待,防止敌人偷袭”,“未雨绸缪”适用范围更广,指提前防范风险,不限于军事领域,例如“公司未雨绸缪,提前储备资金应对危机”,“枕戈待旦”则强调高度警惕,随时投入战斗,侧重心理状态而非物资准备,例如“消防员枕戈待旦,随时应对火情”,此外,“摩拳擦掌”多形容急切参与某事的兴奋情绪,例如“学生们摩拳擦掌,等待比赛开始”,这些词语虽含“准备”之意,但具体指向的场合、方式及情感色彩存在差异。

“厉兵秣马”的单字解释

】:1.严格:厉行节约。2.严肃;猛烈:正言厉色。雷厉风行。3.古又同“”。4.古又同“”。5.古又同“”。6.古又同“癞(lài)”。
】:1.战士;军队:当兵。兵种。2.军队中的最低等级:上等兵。3.武器:兵工厂。短兵相接。4.关于军事或战争的:兵书。纸上谈兵。
】:1.牲口的饲料:粮秣。2.喂牲口:秣马厉兵。
】: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2.大:马蜂。马勺。3.姓。

“厉兵秣马”的反义词

“厉兵秣马”的近义词

“厉兵秣马”的相关成语

“厉兵秣马”的关联成语

“厉兵秣马”造句

各生产单位正厉兵秣马,为春运高潮的到来作准备。

大学联考失利后,他厉兵秣马,苦读了一年,终于能够榜上有名。

随着汛期临近,无为县厉兵秣马,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力保全县长江堤坝和十多处内圩安全度汛。

在这设备完善的体育场,本校足球队员正厉兵秣马,准备挑战明年的全国杯。

中华棒球代表队厉兵秣马,准备在这次的亚洲杯一展身手。

我军厉兵秣马,已完成备战工作。

考试时间愈来愈近,大家都厉兵秣马,作最后的冲刺。

曹操在北方站稳脚跟以后,积极厉兵秣马,准备南下。

原来,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还真得厉兵秣马,付出心血和代价。

我们早已厉兵秣马,准备在这次运动会上夺取团体赛冠军了。

* 厉兵秣马的意思 厉兵秣马的成语解释 厉兵秣马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