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邪歸正的读音 去邪歸正的意思

【解释】指去掉邪恶,归于正道。【出处】《三国志·蜀志·后主传》:“五年春,丞相亮出屯汉中,营沔北阳平石马。”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载后主刘禅诏曰:“有能弃邪从正,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者,国有常典,封宠大小,各有品限。”【示例】哥哥你说的是壮士言,到京师见帝王,则要你~为良将,治国安邦万人讲。 ◎元·刘元卿《降桑椹》第三折
  • xié
  • guī
  • zhèng

“去邪歸正”的读音

拼音读音
[qù xié guī zhèng]
汉字注音:
ㄑㄩˋ ㄒㄧㄝ ˊ ㄍㄨㄟ ㄓㄥˋ
简繁字形:
去邪归正
是否常用:

“去邪歸正”的意思

基本解释

去掉邪恶,归于正道。

辞典解释

去邪归正  qù xié guī zhèng  ㄑㄩˋ ㄒㄧㄝˊ ㄍㄨㄟ ㄓㄥˋ  

舍弃恶行,回归正道。元.刘唐卿《降桑椹.第三折》:「哥哥你说的是壮士言,到京师见帝王,则要你去邪归正为良将,治国安邦万人讲。」《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关公曰:『绿林中非豪杰托足之处。公等今后可各去邪归正,勿自陷其身。』」也作「弃邪归正」。

网络解释

【解释】指去掉邪恶,归于正道。

【出处】《三国志·蜀志·后主传》:“五年春,丞相亮出屯汉中,营沔北阳平石马。”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载后主刘禅诏曰:“有能弃邪从正,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者,国有常典,封宠大小,各有品限。”

【示例】哥哥你说的是壮士言,到京师见帝王,则要你~为良将,治国安邦万人讲。 ◎元·刘元卿《降桑椹》第三折

“去邪歸正”的单字解释

:1.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去路。去向。从成都去重庆。他去了三天,还没回来。2.离开:去国。去世。去职。去留两便。3.失去;失掉:大势已去。4.除去;除掉:去病。去火。去皮。这句话去几个字就简洁了。5.距离:两地相去四十里。去今五十年。6.过去的(时间,多指过去的一年):去年。去秋(去年秋天)。去冬今春。7.婉辞,指人死:他不到四十岁就先去了。8.表示离开说话人所在地自行做某件事时用“去”,表示到说话人所在地参与某件事时用“来”。9.的“去”可以一前一后同时用,表示去了要做某件事:他去听报告去了。10.用在“大、多、远”等形容词后,表示“非常…”,“…极了”的意思(后面加“了”):这座楼可大了去了!。他到过的地方多了去了!⑿去声:平上去入。11.扮演(戏曲里的角色):在《断桥》中,他去白娘子。12.用在动词后,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离开原来的地方:拿去。捎去。13.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继续等:信步走去(=过去)。让他说去(=下去)。一眼看去(=上去)。
:[xié]1.不正当,不正派:邪恶(è)。邪念。邪说。2.中医指引起疾病的环境因素:寒邪。风邪。3.迷信的人指鬼神给予的灾祸:中(zhòng)邪。4.妖异怪诞:邪魔。邪术。5.古同“”。[yé]古同“”,疑问词。[yá]古同“”,琅玡山。[yú]古同“”。[xú]古同“”,缓慢。
:同“”。
:[zhèng]1.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跟“歪”相对):正南。正前方。前后对正。这幅画挂得不正。2.位置在中间(跟“侧、偏”相对):正房。正院儿。3.用于时间,指正在那一点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正午。4.正面(跟“反”相对):这张纸正反都很光洁。5.正直:正派。公正。方正。心术不正。6.正当:正路。正理。钱的来路不正。7.(色、味)纯正:正红。正黄。颜色不正。味道不正。8.合乎法度;端正:正楷。正体。9.属性词。基本的;主要的(区别于“副”):正文。正编。正本。正副主任。10.姓。[zhēng]正月:新正。
* 去邪歸正的读音是:qù xié guī zhèng,去邪歸正的意思:【解释】指去掉邪恶,归于正道。【出处】《三国志·蜀志·后主传》:“五年春,丞相亮出屯汉中,营沔北阳平石马。”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载后主刘禅诏曰:“有能弃邪从正,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者,国有常典,封宠大小,各有品限。”【示例】哥哥你说的是壮士言,到京师见帝王,则要你~为良将,治国安邦万人讲。 ◎元·刘元卿《降桑椹》第三折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