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的读音 吳澄的意思
辞典解释吴澄 wú chéng 人名。(西元1255~1330)字幼清,学者称草庐先生,元抚州崇仁人。曾任国子监司业,后迁翰林学士,并主讲经筵。澄于《易》、《书》、《春秋》、《礼记》各有纂言,著有《学基》、《学统》二篇,并校定《皇极经世书》及老、庄、《太玄经》等。卒谥文正。
- 吳
- 澄
“吳澄”的读音
- 拼音读音:
- [wú chéng]
- 汉字注音:
- ㄨˊ ㄔㄥˊ
- 简繁字形:
- 吴澄
- 是否常用:
- 否
“吳澄”的意思
辞典解释
吴澄 wú chéng ㄨˊ ㄔㄥˊ 人名。(西元1255~1330)字幼清,学者称草庐先生,元抚州崇仁人。曾任国子监司业,后迁翰林学士,并主讲经筵。澄于《易》、《书》、《春秋》、《礼记》各有纂言,著有《学基》、《学统》二篇,并校定《皇极经世书》及老、庄、《太玄经》等。卒谥文正。
网络解释
“吳澄”的单字解释
* 吳澄的读音是:wú chéng,吳澄的意思:辞典解释吴澄 wú chéng 人名。(西元1255~1330)字幼清,学者称草庐先生,元抚州崇仁人。曾任国子监司业,后迁翰林学士,并主讲经筵。澄于《易》、《书》、《春秋》、《礼记》各有纂言,著有《学基》、《学统》二篇,并校定《皇极经世书》及老、庄、《太玄经》等。卒谥文正。
辞典解释
吴澄 wú chéng ㄨˊ ㄔㄥˊ人名。(西元1255~1330)字幼清,学者称草庐先生,元抚州崇仁人。曾任国子监司业,后迁翰林学士,并主讲经筵。澄于《易》、《书》、《春秋》、《礼记》各有纂言,著有《学基》、《学统》二篇,并校定《皇极经世书》及老、庄、《太玄经》等。卒谥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