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陵濤的读音 廣陵濤的意思 广陵涛 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涌潮有三处:山东青州涌潮、广陵涛和钱塘潮。 广陵涛盛于汉代到六朝,消失于公元766到799年唐代的大历年间。当年潮涌上溯至广陵城南曲江江段时,因水道曲折,又受江心沙洲的牵绊,形成怒涛奔涌之势,故称广陵涛。 guǎng 廣 líng 陵 tāo 濤 “廣陵濤”的读音 拼音读音: [guǎng líng tāo] 汉字注音: ㄍㄨㄤˇ ㄌㄧㄥˊ ㄊㄠ 简繁字形: 广陵涛 是否常用: 否 “廣陵濤”的意思 基本解释汉枚乘《七发》:"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观涛乎广陵之曲江。"后即以"广陵涛"称广陵(今扬州)曲江潮。汉时其势浩大,蔚为壮观。尔后势渐杀。唐大历后迄不见。 网络解释 广陵涛 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涌潮有三处:山东青州涌潮、广陵涛和钱塘潮。 广陵涛盛于汉代到六朝,消失于公元766到799年唐代的大历年间。当年潮涌上溯至广陵城南曲江江段时,因水道曲折,又受江心沙洲的牵绊,形成怒涛奔涌之势,故称广陵涛。 “廣陵濤”的单字解释 【廣】:同“广”。 【陵】:1.丘陵:陵谷变迁(比喻世事发生极大的变迁)。2.陵墓:中山陵。十三陵。谒陵。3.欺侮;侵犯:陵压。4.姓。 【濤】:同“涛”。 * 廣陵濤的读音是:guǎng líng tāo,廣陵濤的意思:广陵涛 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涌潮有三处:山东青州涌潮、广陵涛和钱塘潮。 广陵涛盛于汉代到六朝,消失于公元766到799年唐代的大历年间。当年潮涌上溯至广陵城南曲江江段时,因水道曲折,又受江心沙洲的牵绊,形成怒涛奔涌之势,故称广陵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