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淳俗厚的意思 民淳俗厚的读音和出处

  • mín
  • chún
  • hòu
成语名称:
民淳俗厚
成语拼音:
[mín chún sú hòu]
成语解释:
民风质朴敦厚。
成语出处:
明·宋濂《敦睦堂记》:“海东之邑,闻有民淳俗厚如邹、鲁,必张氏之化也欤!”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定语;用于社会风气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民湻俗厚
英文翻译:
Honest and common people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民淳俗厚”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风的成语 M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民风 质朴 敦厚
更多含义:
“民淳俗厚”强调民风淳朴、风俗敦厚,侧重社会道德与风气的整体和谐,如“此地民淳俗厚,邻里和睦”。“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则侧重社会治安良好,直接描述社会秩序,如“治下路不拾遗,百姓无忧”。“安居乐业”突出生活安定、经济稳定,如“政策惠民,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涵盖国家安定与民众幸福,更具宏观政治色彩,如“盛世之下,国泰民安”。“风清弊绝”强调官场或社会风气清明,弊病绝迹,如“整顿吏治,风清弊绝”。这些词语虽都指向理想社会状态,但“民淳俗厚”更聚焦道德与风俗,“路不拾遗”等突出治安,“安居乐业”侧重民生,“国泰民安”强调整体稳定,“风清弊绝”偏重治理效果,需根据语境差异选用。

“民淳俗厚”的单字解释

】:1.人民:国泰民安。为民除害。2.指某种人:藏民。回民。农民。渔民。牧民。居民。侨民。3.民间的:民歌。民谣。4.非军人;非军事的:拥军爱民。民航。民用。5.姓。
】:[chún]1.朴实:淳朴。淳厚。淳古。淳风(质朴敦厚的风气)。2.成对。3.古同“”,酒味厚、纯。[zhūn]浇灌:“淳而渍之”。
】:1.风俗:习俗。移风易俗。2.大众的;通行的;习见的:约定俗成。通俗。3.趣味不高的;令人厌恶的:庸俗。俗气。4.没出家的人;世俗:僧俗。还俗。
】:1.扁平物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大(跟“薄”相对):厚木板。厚棉衣。嘴唇很厚。2.厚度:下了两寸厚的雪。3.(感情)深:深情厚谊。交情很厚。4.厚道:宽厚。忠厚。5.(利润)大;(礼物价值)大:厚利。厚礼。6.(味道)浓:酒味很厚。7.(家产)富有;殷实:家底儿厚。8.优待;推崇;重视:厚此薄彼。厚今薄古。9.姓。

“民淳俗厚”的相关成语

“民淳俗厚”的关联成语

* 民淳俗厚的意思 民淳俗厚的成语解释 民淳俗厚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