硃筆官票的读音 硃筆官票的意思
朱笔官票 朱笔官票 词语分开解释: 朱笔 : 1.蘸红色的毛笔,多用以批点或校阅文稿。 官票 : 1.官府签发的文书牌票。 2.即户部官票。清代的一种纸币。咸丰三年(1853年)发行,以银两为单位。面额分一两﹑三两﹑五两﹑十两和五十两五种。后因发行过滥而贬值,几成废纸。
- 硃
- 筆
- 官
- 票
“硃筆官票”的读音
- 拼音读音:
- [zhū bǐ guān piào]
- 汉字注音:
- ㄓㄨ ㄅㄧˇ ㄍㄨㄢ ㄆㄧㄠˋ
- 简繁字形:
- 朱笔官票
- 是否常用:
- 否
“硃筆官票”的意思
基本解释
旧时官府用朱笔写的传票。
网络解释
朱笔官票
朱笔官票
词语分开解释:
朱笔 : 1.蘸红色的毛笔,多用以批点或校阅文稿。
官票 : 1.官府签发的文书牌票。 2.即户部官票。清代的一种纸币。咸丰三年(1853年)发行,以银两为单位。面额分一两﹑三两﹑五两﹑十两和五十两五种。后因发行过滥而贬值,几成废纸。
“硃筆官票”的单字解释
【官】:1.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官员。武官。做官。外交官。2.指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官办。官费。3.公共的;公用的:官道。官厕所。4.姓。5.器官:五官。感官。
* 硃筆官票的读音是:zhū bǐ guān piào,硃筆官票的意思:朱笔官票 朱笔官票 词语分开解释: 朱笔 : 1.蘸红色的毛笔,多用以批点或校阅文稿。 官票 : 1.官府签发的文书牌票。 2.即户部官票。清代的一种纸币。咸丰三年(1853年)发行,以银两为单位。面额分一两﹑三两﹑五两﹑十两和五十两五种。后因发行过滥而贬值,几成废纸。
基本解释
旧时官府用朱笔写的传票。朱笔官票
朱笔官票词语分开解释:
朱笔 : 1.蘸红色的毛笔,多用以批点或校阅文稿。
官票 : 1.官府签发的文书牌票。 2.即户部官票。清代的一种纸币。咸丰三年(1853年)发行,以银两为单位。面额分一两﹑三两﹑五两﹑十两和五十两五种。后因发行过滥而贬值,几成废纸。
【官】:1.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官员。武官。做官。外交官。2.指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官办。官费。3.公共的;公用的:官道。官厕所。4.姓。5.器官:五官。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