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松之的读音 裴松之的意思
裴松之 裴松之(372年-451年),字世期,汉族,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后移居江南。南朝宋著名史学家,为《三国志》作注。与儿子裴骃、曾孙裴子野被称为史学三裴。
- 裴
- 松
- 之
“裴松之”的读音
- 拼音读音:
- [péi sōng zhī]
- 汉字注音:
- ㄆㄟˊ ㄙㄨㄥ ㄓ
- 简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裴松之”的意思
基本解释
(372-451)南朝宋史学家。字世期,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曾任宋中书侍郎。奉宋文帝命为《三国志》作注,博采群书一百四十余种,保存了大量史料。辞典解释
裴松之 péi sōng zhī ㄆㄟˊ ㄙㄨㄥ ㄓ 人名。(西元372~451)字世期,南朝宋闻喜人。博览坟籍,立身简素,累官太中大夫。奉敕注陈寿《三国志》,网罗繁富。又著《文论》、《晋纪》等。
网络解释
裴松之
裴松之(372年-451年),字世期,汉族,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后移居江南。南朝宋著名史学家,为《三国志》作注。与儿子裴骃、曾孙裴子野被称为史学三裴。
“裴松之”的单字解释
【裴】:姓。
【松】:1.常绿乔木。有多种,树皮多呈鳞状块片开裂,叶针形成束,球果有木质鳞片。是重要的用材及采松脂树种。2.不紧密;不坚实:捆得太松。松软。3.放开;使松:松手。松腰带。4.不紧张;不严格:松弛。松懈。5.用瘦肉、鱼等做成的茸毛状或碎末状食品:肉松。6.经济较宽裕:近两个月我手头儿松了一些。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 裴松之的读音是:péi sōng zhī,裴松之的意思:裴松之 裴松之(372年-451年),字世期,汉族,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后移居江南。南朝宋著名史学家,为《三国志》作注。与儿子裴骃、曾孙裴子野被称为史学三裴。
基本解释
(372-451)南朝宋史学家。字世期,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曾任宋中书侍郎。奉宋文帝命为《三国志》作注,博采群书一百四十余种,保存了大量史料。辞典解释
裴松之 péi sōng zhī ㄆㄟˊ ㄙㄨㄥ ㄓ人名。(西元372~451)字世期,南朝宋闻喜人。博览坟籍,立身简素,累官太中大夫。奉敕注陈寿《三国志》,网罗繁富。又著《文论》、《晋纪》等。
裴松之
裴松之(372年-451年),字世期,汉族,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后移居江南。南朝宋著名史学家,为《三国志》作注。与儿子裴骃、曾孙裴子野被称为史学三裴。【裴】:姓。
【松】:1.常绿乔木。有多种,树皮多呈鳞状块片开裂,叶针形成束,球果有木质鳞片。是重要的用材及采松脂树种。2.不紧密;不坚实:捆得太松。松软。3.放开;使松:松手。松腰带。4.不紧张;不严格:松弛。松懈。5.用瘦肉、鱼等做成的茸毛状或碎末状食品:肉松。6.经济较宽裕:近两个月我手头儿松了一些。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