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復的读音 買復的意思
买复 买复是汉代民户纳钱物以免役。买复始于西汉文帝,当时规定向国家交纳一定数量的粮食,买到五大夫以上的爵位,即可取得免役的权利。汉武帝时,多次许民买复。如元朔年间,因军费开支过多,府库空虚,于是允许民间交纳一定数量的奴婢后,免除终身服劳役的义务。元封年间,又允许交纳粮食买得免役权。武帝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 ,曾卖武功爵,分十七级,须纳钱或黄金。凡买到规定的爵位后,可终身不服徭役,不纳更赋。
- 買
- 復
“買復”的读音
- 拼音读音:
- [mǎi fù]
- 汉字注音:
- ㄇㄞˇ ㄈㄨˋ
- 简繁字形:
- 买复
- 是否常用:
- 否
“買復”的意思
基本解释
谓平民纳资可以免除徭役。汉制,爵位到五大夫,武功爵到千夫可免除徭役。复,免除徭役。
网络解释
买复
买复是汉代民户纳钱物以免役。买复始于西汉文帝,当时规定向国家交纳一定数量的粮食,买到五大夫以上的爵位,即可取得免役的权利。汉武帝时,多次许民买复。如元朔年间,因军费开支过多,府库空虚,于是允许民间交纳一定数量的奴婢后,免除终身服劳役的义务。元封年间,又允许交纳粮食买得免役权。武帝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 ,曾卖武功爵,分十七级,须纳钱或黄金。凡买到规定的爵位后,可终身不服徭役,不纳更赋。
“買復”的单字解释
【買】:1.“买”的繁体字。2.以金錢購進物產:“買田”﹑“買書”﹑“買空賣空”。唐•白居易《琵琶行》:“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唐•柳渾《牡丹詩》:“近來無奈牡丹何,數十千錢買一顆。”3.求取。《南史•卷六十九•虞荔傳》:“寄聞之歎曰:‘美盛德之形容,以申擊壤之情耳,吾豈買名求仕者乎?’”宋•蘇軾《荔枝歎》:“爭新買寵各出意,今年鬥品充官茶。”4.姓。如五代有買叔午,宋代有買天英。
【復】:1.“复”的繁体字。2.返、還。《爾雅•釋言》:“復,返也。”《左傳•僖公四年》:“昭王南征而不復。”3.還原,再回到原來的樣子:“恢復”、“康復”、“回復”、“收復”。《史記•卷七十六•平原君虞卿傳》:“三去相,三復位。”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我令卿復君臣之好,何以猶絕?”4.回報,多指仇恨而言:“報復”、“復仇”。《左傳•定公四年》:“(伍員)謂申包胥曰:‘我必復楚國。’”5.免附徭役或賦稅。《墨子•號令》:“男女老小,先分守者,人賜錢千,復之三歲。”《漢書•卷一•高帝紀上》:“蜀漢民給軍事勞苦,復勿租稅二歲。”6.再、又:“去而復返”、“舊病復發”、“死灰復燃”。唐•李白《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迴。”7.無義。有補充或調整音節的作用。南朝梁•無名氏《木蘭詩二首之一》:“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唐•杜甫《贈衛八處士詩》:“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8.易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震()下坤()上。機運循環之象。9.姓。如元代有復見心。10.“復”、“複”、“覆”三字本義各異。復為還、返,複為有夾裡的衣服,覆為翻倒、傾倒的意思。但因就其本義都可以引申為再、又、重等義,所以“反復”也或作“反複”、“反覆”,“重複”也或作“重覆”、“重復”等。但在某些語詞的特定用法上,卻不可相混。如“復興”不作“複興”、“覆興”,“複數”不作“復數”、“覆數”,“覆蓋”不作“復蓋”、“複蓋”。因此使用這三字,除其意義相通部分外,仍應注意各字單用本義之區別。
* 買復的读音是:mǎi fù,買復的意思:买复 买复是汉代民户纳钱物以免役。买复始于西汉文帝,当时规定向国家交纳一定数量的粮食,买到五大夫以上的爵位,即可取得免役的权利。汉武帝时,多次许民买复。如元朔年间,因军费开支过多,府库空虚,于是允许民间交纳一定数量的奴婢后,免除终身服劳役的义务。元封年间,又允许交纳粮食买得免役权。武帝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 ,曾卖武功爵,分十七级,须纳钱或黄金。凡买到规定的爵位后,可终身不服徭役,不纳更赋。
基本解释
谓平民纳资可以免除徭役。汉制,爵位到五大夫,武功爵到千夫可免除徭役。复,免除徭役。买复
买复是汉代民户纳钱物以免役。买复始于西汉文帝,当时规定向国家交纳一定数量的粮食,买到五大夫以上的爵位,即可取得免役的权利。汉武帝时,多次许民买复。如元朔年间,因军费开支过多,府库空虚,于是允许民间交纳一定数量的奴婢后,免除终身服劳役的义务。元封年间,又允许交纳粮食买得免役权。武帝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 ,曾卖武功爵,分十七级,须纳钱或黄金。凡买到规定的爵位后,可终身不服徭役,不纳更赋。【買】:1.“买”的繁体字。2.以金錢購進物產:“買田”﹑“買書”﹑“買空賣空”。唐•白居易《琵琶行》:“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唐•柳渾《牡丹詩》:“近來無奈牡丹何,數十千錢買一顆。”3.求取。《南史•卷六十九•虞荔傳》:“寄聞之歎曰:‘美盛德之形容,以申擊壤之情耳,吾豈買名求仕者乎?’”宋•蘇軾《荔枝歎》:“爭新買寵各出意,今年鬥品充官茶。”4.姓。如五代有買叔午,宋代有買天英。
【復】:1.“复”的繁体字。2.返、還。《爾雅•釋言》:“復,返也。”《左傳•僖公四年》:“昭王南征而不復。”3.還原,再回到原來的樣子:“恢復”、“康復”、“回復”、“收復”。《史記•卷七十六•平原君虞卿傳》:“三去相,三復位。”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我令卿復君臣之好,何以猶絕?”4.回報,多指仇恨而言:“報復”、“復仇”。《左傳•定公四年》:“(伍員)謂申包胥曰:‘我必復楚國。’”5.免附徭役或賦稅。《墨子•號令》:“男女老小,先分守者,人賜錢千,復之三歲。”《漢書•卷一•高帝紀上》:“蜀漢民給軍事勞苦,復勿租稅二歲。”6.再、又:“去而復返”、“舊病復發”、“死灰復燃”。唐•李白《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迴。”7.無義。有補充或調整音節的作用。南朝梁•無名氏《木蘭詩二首之一》:“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唐•杜甫《贈衛八處士詩》:“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8.易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震()下坤()上。機運循環之象。9.姓。如元代有復見心。10.“復”、“複”、“覆”三字本義各異。復為還、返,複為有夾裡的衣服,覆為翻倒、傾倒的意思。但因就其本義都可以引申為再、又、重等義,所以“反復”也或作“反複”、“反覆”,“重複”也或作“重覆”、“重復”等。但在某些語詞的特定用法上,卻不可相混。如“復興”不作“複興”、“覆興”,“複數”不作“復數”、“覆數”,“覆蓋”不作“復蓋”、“複蓋”。因此使用這三字,除其意義相通部分外,仍應注意各字單用本義之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