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的读音 通鉴的意思
共通的鉴定。
- 通
- 鉴
“通鉴”的读音
- 拼音读音:
- [tōng jiàn]
- 汉字注音:
- ㄊㄨㄥ ㄐㄧㄢˋ
- 简繁字形:
- 通鑒
- 是否常用:
- 否
“通鉴”的意思
基本解释
共通的鉴定。 辞典解释
通鉴 tōng jiàn ㄊㄨㄥ ㄐㄧㄢˋ 《资治通鉴》的简称。参见「资治通鉴」条。
网络解释
“通鉴”的单字解释
【通】:[tōng]1.没有堵塞,可以穿过:管子是通的。山洞快要打通了。这个主意行得通。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条通炉子。3.有路达到:四通八达。火车直通北京。4.连接;相来往:沟通。串通。私通。通商。互通有无。5.传达;使知道:通知。通报。通个电话。6.了解;懂得:通晓。精通业务。粗通文墨。不通人情。他通三国文字。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通。万事通。8.通顺:文章写得不通。9.普通;一般:通常。通病。通例。通称。10.姓。[tòng]用于动作:打了三通鼓。挨了一通儿说。
【鉴】:1.镜子(古代用铜制成)。2.照:水清可鉴。3.仔细看;审察:鉴别。鉴定。4.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引以为鉴。前车之覆,后车之鉴。5.旧式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人看信:惠鉴。台鉴。钧鉴。
“通鉴”造句
南宋的通鉴学已初具规模,奠定了以后通鉴学发展的基础。
《通鉴》乾佑二年,夏,四月,壬午,太白昼见;民有仰视之者,为逻卒所执,史弘肇腰斩之。
《资治通鉴》司马光着魏博指挥使杨仁晸,将所部兵戍瓦桥,逾年代归,至贝州,以邺都空虚,恐兵至为变,敕留屯贝州。
之意,改《通志》为《资治通鉴》,附朕亲笔书序一篇,勉之,励之,钦此。
12月初,他将此书连同所得副产品《通鉴目录》《通鉴考异》各30卷,及《稽古录》20卷一并进呈给神宗赵顼。
《资治通鉴》说他“作文章,援笔立就。
其中一篇《读通鉴辑览书后》,真实地记录了义和团时期和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时的情况。
司马光《资治通鉴》书影“吐哺握发”:《史记·鲁周公世家》载,“然吾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册府元龟》、《资治通鉴》的记录与之类似,均不见“逊位”。
共有三本,一本是《物宝天华》,一本是《资治通鉴》,还有一本是《寒玉玄冰真气》。
* 通鉴的读音是:tōng jiàn,通鉴的意思:共通的鉴定。
基本解释
共通的鉴定。辞典解释
通鉴 tōng jiàn ㄊㄨㄥ ㄐㄧㄢˋ《资治通鉴》的简称。参见「资治通鉴」条。
【通】:[tōng]1.没有堵塞,可以穿过:管子是通的。山洞快要打通了。这个主意行得通。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条通炉子。3.有路达到:四通八达。火车直通北京。4.连接;相来往:沟通。串通。私通。通商。互通有无。5.传达;使知道:通知。通报。通个电话。6.了解;懂得:通晓。精通业务。粗通文墨。不通人情。他通三国文字。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通。万事通。8.通顺:文章写得不通。9.普通;一般:通常。通病。通例。通称。10.姓。[tòng]用于动作:打了三通鼓。挨了一通儿说。
【鉴】:1.镜子(古代用铜制成)。2.照:水清可鉴。3.仔细看;审察:鉴别。鉴定。4.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引以为鉴。前车之覆,后车之鉴。5.旧式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人看信:惠鉴。台鉴。钧鉴。
南宋的通鉴学已初具规模,奠定了以后通鉴学发展的基础。
《通鉴》乾佑二年,夏,四月,壬午,太白昼见;民有仰视之者,为逻卒所执,史弘肇腰斩之。
《资治通鉴》司马光着魏博指挥使杨仁晸,将所部兵戍瓦桥,逾年代归,至贝州,以邺都空虚,恐兵至为变,敕留屯贝州。
之意,改《通志》为《资治通鉴》,附朕亲笔书序一篇,勉之,励之,钦此。
12月初,他将此书连同所得副产品《通鉴目录》《通鉴考异》各30卷,及《稽古录》20卷一并进呈给神宗赵顼。
《资治通鉴》说他“作文章,援笔立就。
其中一篇《读通鉴辑览书后》,真实地记录了义和团时期和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时的情况。
司马光《资治通鉴》书影“吐哺握发”:《史记·鲁周公世家》载,“然吾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册府元龟》、《资治通鉴》的记录与之类似,均不见“逊位”。
共有三本,一本是《物宝天华》,一本是《资治通鉴》,还有一本是《寒玉玄冰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