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君三舍的意思 避君三舍的读音和出处

  • jūn
  • sān
  • shě
成语名称:
避君三舍
成语拼音:
[bì jūn sān shě]
成语解释:
舍:古代计量单位,1舍=30里。指退让和回避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避君三舍。”
成语例句:
放子一头嗟我老,避君三舍与之平。★宋·刘克庄《题蔡炷主簿诗卷》诗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指退让
结构类型:
补充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避君三捨
英文翻译:
To avoid the king
成语故事:
避君三舍的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避君三舍”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三的成语 补充式成语 左传的成语 B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计量 单位 退让
更多含义:
“避君三舍”出自《左传》,特指因尊敬对方而主动退让,强调礼节性避让,如晋文公为遵守诺言对楚军退避三舍,带有策略性和敬意,类似成语“退避三舍”侧重描述退让行为本身,不强调情感色彩,“敬而远之”指表面尊敬实则疏远,含消极态度,“望风而逃”则指因畏惧而逃跑,含贬义,“避之若浼”强调躲避厌恶之人或事,情绪更强烈,而“明哲保身”侧重自我保护,中性或略带贬义,这些词语在动机、语境及情感表达上各有侧重,“避君三舍”更突出主动退让的尊重与智慧。

“避君三舍”的单字解释

】:1.躲开;回避:退避。避而不谈。避一会儿雨。2.防止:避孕。避雷针。
】:1.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2.敬辞。称对方:汪君。诸君。
】: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3.姓。
】:[shè]1.房屋:宿舍。校舍。2.舍间:敝舍。寒舍。3.养家畜的圈:猪舍。牛舍。4.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的或同辈年纪小的亲属:舍侄。舍弟。5.姓。6.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退避三舍。[shě]1.舍弃:四舍五入。舍近求远。2.施舍:舍粥。舍药。

“避君三舍”的反义词

“避君三舍”的近义词

“避君三舍”的相关成语

“避君三舍”的关联成语

* 避君三舍的意思 避君三舍的成语解释 避君三舍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