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的拼音、读法、笔顺
读音
英语
笔画数
3部首
[马] 马字旁笔画顺序
- フフ一
更新时间 | 2024年 |
---|---|
汉字 | 马 |
读音 |
|
注音 | ㄇㄚˇ |
部首 | [马] 马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3 部外:0 |
异体字 | 馬 𢒗 𢒠 𢒧 𩡬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繁体字形 | 馬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A6C |
其它编码 | 五笔:cnng|cgd 仓颉:nvsm 郑码:xa 四角:77127 |
笔顺编码 | 551 |
笔顺笔画 | フフ一 |
五笔笔顺 | 横折 竖折折钩 横 |
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
2.大:马蜂。马勺。
3.姓。
● 马
(馬)
mǎ ㄇㄚˇ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马匹。骏马。马到成功。马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 大:马蜂。马勺。 姓。
英语 horse;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87
德语 Pferd; groß (S, Bio),Springer (schwarzer Stein im chinesischen Schach) (S),Ma (Eig, Fam),Radikal Nr. 187 = Pferd (S)
法语 cheval,(nom de famille),187e radical
详细字义
◎ 马
馬 mǎ
〈名〉
(1)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horse]。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又如:马伯乐(相马的人);马首(属马的人);马牌子(官府养马的伕役,他们身上都挂有腰牌作凭证);马曹(官署名。专门管马);马圈(养马的地方);马祭(祭祀马神);马绊(系马用的绳子);马褐(马的护衣);马祸(马的异象。古代以为灾变之兆);马图(传说中龙马背负出水的图)
(3) “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code]
为胜者立马。——《礼记·投壶》
又如:马子(筹码)
(4) 姓
词性变化
◎ 马
馬 mǎ
〈动〉
(1) 〈方〉∶发怒时把脸拉长像马脸 [draw face]。
如:马起面孔叫他们出去
(2) 驾着马 [take horse;control a horse]
裘马过世家。——《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裘马扬扬
◎ 马
馬 mǎ
〈形〉
大的[big]。
如:马道(大路);马包(被包。中间开口、两旁可以塞进东西的长布袋);马船(大型官船);马溜子船(航行速度较快的大船)
馬【亥集上】【馬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𢒠𩡬𢒗《唐韻》《正韻》莫下切《集韻》《韻會》母下切,𠀤麻上聲。《說文》怒也,武也。象馬頭髦尾四足之形。《玉篇》黃帝臣相乗馬。馬,武獸也,怒也。《正韻》乗畜。生於午,稟火氣。火不能生木,故馬有肝無膽。膽,木之精氣也。木臓不足,故食其肝者死。《易·說卦傳》乾爲馬。《疏》乾象天,天行健,故爲馬。《春秋·說題辭》地精爲馬。《春秋·考异記》地生月精爲馬。月數十二,故馬十二月而生。《周禮·夏官·馬質》掌質馬,馬量三物,一曰戎馬二曰田馬三曰駑馬,皆有物賈。
又《校人》掌王馬,辨六馬之屬。凡大祭祀,朝觐,會同,毛馬而頒之。凡軍事,物馬而頒之。註:毛馬齊其色。物馬齊其力。
又《趣馬》掌贊正良馬。
又《巫馬》掌養疾馬而乗治之,相醫而藥攻馬疾。
又《廋人》掌十二閑之政敎以阜馬。《圉人》掌芻牧以役圉師。
又司馬,官名。《周禮·夏官·大司馬註》謂總武事也。
又《淸夜錄》漢制,卿駟馬右騑。《前漢·東方朔傳》太守,駟馬駕車,一馬行春。《衞宏·輿服志》諸侯四馬,駙以一馬。《南史·柳元策傳》兄弟五人,𠀤爲太守。時人語曰:柳氏門庭,五馬逶迤。《正字通》故今太守稱五馬大夫。
又田野浮氣曰野馬。《莊子·逍遙遊》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註》日光也。一曰遊絲水氣。
又陽馬。《何晏·景福殿賦》承以陽馬,接以圓方。《註》陽馬,屋四角引出承短椽者,連接或圓或方也。
又投壺勝算曰馬。《禮·投壺》爲勝者立馬,一馬從二馬,三馬旣立,請慶多馬。《註》立馬者,取算以爲馬,表其勝之數也。謂算爲馬者,馬爲威武之用,投壺及射,皆以習武也。
又《字彙補》打馬,彈碁類也。朱李易安有打馬圖。
又地名。馬陘,齊邑。馬陵,鄭地。𠀤見《左傳》。
又天馬,獸名。有翼能飛。
又竈馬,蟲名。《酉陽雜俎》狀似促織,好穴竈旁。今俗呼竈雞。
又馬勃,草名。《正字通》生濕地腐木上,一名馬疕。韓愈所云牛溲馬勃,兼收𠀤蓄是也。
又海馬,魚名。牙骨堅瑩,文理細如絲,可制爲器。
又姓。《姓苑》本伯益之後,趙奢封馬服君,遂氏焉。
又司馬、巫馬、乗馬,皆複姓。《前漢·溝洫志》諫大夫乗馬延年。《孟康曰》乗馬,姓也。
又《風俗通》有白馬氏。
又馬流。《兪益期曰》馬援立銅柱,岸北有遺兵,居壽冷岸,南對銅柱,悉姓馬,號曰馬流。《方隅勝略》謂馬人散處南海,謂之馬流。《韓愈詩》衙時龍戸集,上日馬人來。《註》卽馬流也。一作馬留。
又門名。《前漢·項籍傳註》宮垣內兵衞所在,四面皆有司馬,以主事,故總稱司馬門。
又《公孫弘傳註》武帝時,相馬者東門京作銅馬法,立於魯般門外,更名金馬門。
又亭名。謝靈運爲永嘉太守,以五馬自隨,立五馬亭。
又《集韻》滿補切,音姥。義同。《前漢·石慶傳》馬字與尾當五。《師古曰》馬字,下曲者尾,幷四點爲足,凡五。
说文解字
馬【卷十】【馬部】
怒也。武也。象馬頭髦尾四足之形。凡馬之屬皆从馬。𢒠,古文。𢒠,籒文馬與𢒠同,有髦。莫下切〖注〗𩡬、𢒗,古文馬。
说文解字注
(馬)怒也。武也。以曡韵爲訓。亦門聞也、戶䕶也之例也。釋名曰。大司馬。馬、武也。大揔武事也。象馬頭髦尾四足之形。古、籒文皆以彡象髦。石建奏事。事下。建讀之曰。誤書馬字。與尾當五。今乃四。不足一。上譴死矣。莫下切。古音在五部。凡馬之屬皆从馬。
(𢒠)古文。
(𢒗)籒文馬。與𢒠同有髦。說文各本籒文古文皆作𢒠。無別。據玉篇古文作𢒠、籒文作𢒗。是古文从?加髦、籒从?加髦。故云二者同有髦也。毛髦覆於頸。故象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