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恶报恶的意思 以恶报恶的读音和出处

  • è
  • bào
  • è
成语名称:
以恶报恶
成语拼音:
[yǐ è bào è]
成语解释:
用恶行去回报别人的恶行。
成语出处:
《榖梁传·僖公二十三年》:“伐国不言围邑。此言围邑,何也?不正其以恶报恶也。”范宁注:“前十八年。宋伐齐之丧,是恶也;今齐乘胜而报,是以恶报恶也。”
成语例句:
他不主张以恶报恶的,他的意思是皇帝叫我们去当兵,我们不去当兵。★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关于知识阶级》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以惡報惡
英文翻译:
evil got , evil spent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以恶报恶”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第二个字与第四个字相同的成语 Y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恶行 回报
更多含义:
“以恶报恶”强调用恶意手段回应对方的伤害,带有直接的报复性,体现以牙还牙的对抗思维,其他类似词语各有侧重,“以牙还牙”和“以眼还眼”源自古代律法,强调对等报复,但更侧重行为层面的对应,不强调主观恶意,“睚眦必报”突出计较琐碎恩怨,报复动机更狭隘,体现心胸狭窄,“冤冤相报”强调仇恨循环的延续性,暗示双方陷入无休止的报复循环,后果更严重,“报仇雪恨”则侧重情感宣泄,强调通过报复消除屈辱感,带有一定的正义色彩,此外,“针锋相对”更偏向策略性对抗,未必涉及恶意伤害,而“恶语相向”仅停留在言语攻击,不涉及具体行为,总体而言,“以恶报恶”更直接体现以恶意对抗恶意的核心逻辑,其他词语或强调形式对等,或放大仇恨影响,或弱化攻击程度,语义侧重点存在差异。

“以恶报恶”的单字解释

】:1.用;拿:以少胜多。晓之以理。赠以鲜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废言。4.表示目的:以广视听。以待时机。5.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广以深。7.姓。8.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县级以上。长江以南。五千以内。二十岁以下。
】:[è]恶劣;坏:恶习。恶意。[wù]讨厌;憎恨(跟“好”hào相对):好恶。深恶痛绝。[ě]1.[恶心](ě·xin)2.有要呕吐的感觉:胃里不舒服,一阵一阵地恶。3.厌恶;令人厌恶:这种丑事,让人恶。你别在这儿恶我了。4.揭人短处,使难堪:他太抠门儿,得找个机会恶恶他。[wū]1.同“乌2”。2.表示惊讶:恶,是何言也(啊,这是什么话)!
】:1.传达;告诉:报告。报名。2.传达新闻、消息的文字或信号:报纸。捷报。电报。3.某些刊物:周报。学报。4.报答;报复:报恩。报仇。报应。
】:[è]恶劣;坏:恶习。恶意。[wù]讨厌;憎恨(跟“好”hào相对):好恶。深恶痛绝。[ě]1.[恶心](ě·xin)2.有要呕吐的感觉:胃里不舒服,一阵一阵地恶。3.厌恶;令人厌恶:这种丑事,让人恶。你别在这儿恶我了。4.揭人短处,使难堪:他太抠门儿,得找个机会恶恶他。[wū]1.同“乌2”。2.表示惊讶:恶,是何言也(啊,这是什么话)!

“以恶报恶”的相关成语

“以恶报恶”的关联成语

“以恶报恶”造句

你不要说:“我要以恶报恶”;要等候耶和华,祂必拯救你。

以恶报恶、以辱骂还辱骂,倒要祝福。

不要以恶报恶,以辱骂还辱骂,倒要祝福。因你们是为此蒙召,好叫你们承受福气。

不要以恶报恶;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

你不要说,我要以恶报恶。要等候耶和华,他必拯救你。

罗十二17不要以恶报恶,要准备在众人面前作善美的事。

不要以恶报恶、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作。

美国相信拉登还会对美国本土发动大袭击。唉,以恶报恶啊!

* 以恶报恶的意思 以恶报恶的成语解释 以恶报恶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