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烘先生的意思 冬烘先生的读音和出处

  • dōng
  • hōng
  • xiān
  • shēng
成语名称:
冬烘先生
成语拼音:
[dōng hōng xiān shēng]
成语解释:
指昏庸浅陋的知识分子。
成语出处:
五代·王定宝《唐摭言》卷八:“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
成语例句:
三家村的冬烘先生,一年到头,一早到夜教村童。(鲁迅《华盖集 并非闲话(三)》)
感情褒贬:
贬义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定语;指知识分子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冬烘先生
英文翻译:
pedant
成语故事:
冬烘先生的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冬烘先生”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D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昏庸 浅陋 知识分子
更多含义:
“冬烘先生”特指迂腐浅陋、不懂变通的读书人,多用于讽刺脱离实际、思想僵化的学究形象,如《师说》中“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便暗含对冬烘先生的批评,其他类似词语侧重不同。“酸秀才”强调穷困潦倒却自命清高,带有经济窘迫与性格酸腐的双重含义。“腐儒”直指思想陈旧落后,贬义色彩更浓,如《盐铁论》称“诸生无能出奇计,远图匈奴安边境之策,抱枯竹,守空言,不知趋舍之宜”。“书呆子”侧重形容死读书而缺乏实践能力的人,口语化较强,情感上多为调侃而非尖锐讽刺。“学究”本为中性词,指钻研学问之人,但在“村学究”“老学究”等用法中渐生迂腐之意,但仍保留一定尊重意味。“冬烘先生”与其他词语相比,更突出其眼界狭窄、拘泥教条的特质,常出现在文学评论或学术批评语境中。

“冬烘先生”的单字解释

】:1.冬季:隆冬。冬耕。冬眠。在北京住了两冬。2.(Dōng)姓。3.同“”。
】:1.用火烤或烤火取暖:烘干衣服。烘手。2.衬托:烘托。
】:1.时间或次序在前的(跟“后”相对):先进。先例。事先。领先。争先恐后。有言在先。2.表示某一行为或事件发生在前:他比我先到。我先说几句。3.暂时:这件事情先放一放,以后再考虑。4.祖先;上代:先人。5.尊称死去的人:先父。先烈。先哲。6.先前:小王的技术比先强多了。你先怎么不告诉我?7.姓。
】: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冬烘先生”的近义词

“冬烘先生”的相关成语

“冬烘先生”的关联成语

“冬烘先生”造句

冬烘先生教人读书,往往咬文嚼字,令人得不到什么有益的知识。

过分追究真假,就成了冬烘先生了。

一些幸运的孩子开始跟着一位外乡来的冬烘先生大声念书。

咱要听得慌,休急断你冬烘先生黄韭肠子也。

尹志平说得高兴之时,就和老冬烘先生一样摇头晃脑起来。

尚风庆幸自己没有成为板着面孔批评小震的冬烘先生,如果是同行的你,对小震的这一举动你会怎么做:当头棒喝?默许?赞扬……教师的态度,决定着学生的高度。

身后跟定三人,也都是文人打扮,气质非比寻常,不知道得还以为来了四位私塾的冬烘先生

* 冬烘先生的意思 冬烘先生的成语解释 冬烘先生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