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威偶势的意思 并威偶势的读音和出处

  • bìng
  • wēi
  • ǒu
  • shì
成语名称:
并威偶势
成语拼音:
[bìng wēi ǒu shì]
成语解释:
指聚集声威势力。
成语出处:
《三国志 魏志 袁绍传》:“谓为将军心合意同,混齐一体,必当并威偶势,御寇宁家。”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宾语;指人的威势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並威偶勢
英文翻译:
A balance of power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并威偶势”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三国志的成语 B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聚集 声威 势力
更多含义:
“并威偶势”并非常见成语,可能为误记或生造,正确表达应为“并驾齐驱”,指双方实力相当,齐头并进,多用于合作或竞争场景,而“分庭抗礼”强调对立双方地位平等,互不相让,如“两家公司分庭抗礼”,侧重对抗性,“势均力敌”专指力量、气势对等,常用于描述较量双方难分高下,如“两队势均力敌”,“旗鼓相当”与之近似,但更强调外在条件匹配,如“两人才华旗鼓相当”,“平分秋色”则侧重结果或水平相当,多用于艺术、技艺等领域,如“两位画家平分秋色”。这些词语虽都含“相当”之意,但“并驾齐驱”强调共同前进,“分庭抗礼”突出对立关系,“势均力敌”与“旗鼓相当”更聚焦力量对比,“平分秋色”多用于评价成果。

“并威偶势”的单字解释

】:[bìng]1.合在一起:归并。合并。把三个组并成两个。2.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平排着:并蒂莲。我们手挽着手,肩并着肩。3.表示不同的事物同时存在,不同的事情同时进行:两说并存。相提并论。4.用在否定词前面加强否定的语气,略带反驳的意味:你以为他糊涂,其实他并不糊涂。所谓团结并非一团和气。5.并且:我完全同意并拥护领导的决定。6.用法跟“连”相同(常跟“而”、“亦”呼应):并此而不知。并此浅近原理亦不能明。[bīng]山西太原的别称。
】:1.表现出来的能压服人的力量或使人敬畏的态度:威信。威严。示威。助威。狐假虎威。2.凭借威力(采取某种行动):威逼。威吓。威胁。3.姓。
】:1.用木头、泥土等制成的人像:木偶。偶像。2.双数;成对的(跟“奇(jī)”相对):偶数。偶蹄类。无独有偶。3.配偶:佳偶。4.姓。5.偶然;偶尔:中途偶遇。偶一为之。偶感风寒。
】:1.势力:权势。人多势众。仗势欺人。2.一切事物力量表现出来的趋向:来势。势如破竹。3.自然界的现象或形势:山势。地势。水势汹涌。4.政治、军事或其他社会活动方面的状况或情势:局势。大势所趋。5.姿态:手势。姿势。6.雄性生殖器:去势。

“并威偶势”的相关成语

“并威偶势”的关联成语

* 并威偶势的意思 并威偶势的成语解释 并威偶势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