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危持颠的意思 扶危持颠的读音和出处

  • wēi
  • chí
  • diān
成语名称:
扶危持颠
成语拼音:
[fú wēi chí diān]
成语解释:
扶:帮助;持:握,把握;颠:倒,倾倒。指挽回处于危难中的国家或人。
成语出处:
唐 杜光庭《虬髯客传》:“素骄贵,末年愈甚,无复知所负荷,扶危持颠。”
成语例句:
〖示例〗而况肩巨任大,扶危持颠,肯相辜负哉! ★明 李贽《焚书 与友朋书》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宾语;指人本事大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扶危持顛
英文翻译:
Help the crisis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扶危持颠”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F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帮助 把握 倾倒 挽回 处于 危难 国家
更多含义:
“扶危持颠”强调在危难或动荡局面中出手相助,维持稳定,对象多为国家、社稷等大局,如《论语》中“危而不持,颠而不扶”,侧重宏观层面的扶持,与“扶危济困”相比,后者更聚焦于对个体或群体的物质救助,如提供钱财、粮食,例如《水浒传》中好汉劫富济贫的行为,“雪中送炭”则突出在他人急需时给予及时帮助,情境更具体,如寒冬送炭,强调时效性,而“临危受命”着重于危急时刻接受重任,如诸葛亮受刘备托孤,突显责任与信任,此外,“力挽狂澜”多用于形容以强大力量扭转严重危机,如拯救企业破产,侧重结果的成功性,相较之下,“扶危持颠”更偏向于在混乱中维持秩序,防止局势彻底崩溃,具有预防性色彩。

“扶危持颠”的单字解释

】:1.用手支持使人、物或自己不倒:扶犁。扶老携幼。扶着栏杆。2.用手帮助躺着或倒下的人坐或立;用手使倒下的东西竖直:扶苗。护士扶起伤员,给他换药。3.扶助:扶贫。扶危济困。救死扶伤。4.姓。
】:1.危险;不安全(跟“安”相对):危急。危难。转危为安。居安思危。2.使处于危险境地;损害:危害。危及。3.指人快要死:临危。病危。4.高;高耸:危冠。危樯。危楼。5.端正;正直:正襟危坐。6.二十八宿之一。7.姓。
】:1.拿着;握着:持枪。2.保守住:维持。持久。3.掌握;料理:主持。勤俭持家。4.挟制:挟持。胁持。5.对抗:相持不下。
】:1.高而直立的东西的顶:山颠。塔颠。2.颠簸:路不平,车颠得厉害。3.跌落;倒下来:颠覆。颠扑不破。4.跳起来跑;跑:连跑带颠。跑跑颠颠。5.同“”。

“扶危持颠”的近义词

“扶危持颠”的相关成语

“扶危持颠”的关联成语

* 扶危持颠的意思 扶危持颠的成语解释 扶危持颠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