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衣露冠的意思 暴衣露冠的读音和出处

  • bào
  • guàn
成语名称:
暴衣露冠
成语拼音:
[bào yī lù guàn]
成语解释:
日晒衣裳,露湿冠冕。形容奔波劳碌。
成语出处:
《汉书·燕刺王刘旦传》:“今宗室子孙,曾无暴衣露冠之劳,裂地而王之,分财而赐之,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成语例句:
足下甚苦,暴衣露冠,将兵助楚讨不义,足不何不自喜也?臣原以事见,而曰‘吾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生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暴衣露冠
英文翻译:
Show off one's clothes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暴衣露冠”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B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日晒 衣裳 冠冕 形容 奔波 劳碌
更多含义:
“暴衣露冠”与其他类似成语或词语的区别主要在于具体语境与侧重点,该成语出自《汉书·酷吏传》,原指衣冠散乱不整,常形容奔波劳碌或境遇窘迫的状态,侧重于外在形象的狼狈。与之相比,“披头散发”强调头发散乱,多用于描述情绪失控或仪态失常,如愤怒或惊恐时的形象。“衣衫褴褛”则直接指向衣物破旧残损,突出物质贫困的客观事实,不涉及行为动机。“不修边幅”侧重主观上对外表仪容的忽视,带有性格随意或生活散漫的意味,未必与贫困或忙碌相关。此外,“蓬头垢面”与“暴衣露冠”都含落魄之意,但前者更强调面部肮脏的整体形象,后者特指衣冠穿戴不齐整。这些词语在描述人物状态时存在细节差异,“暴衣露冠”因出自典籍,书卷气较浓,现代使用频率低于其他口语化表达。

“暴衣露冠”的单字解释

】:[bào]1.突然而且猛烈:暴雨。暴病。暴怒。暴饮暴食。2.凶狠;残酷:暴徒。暴行。3.急躁:他的脾气很暴。4.姓。5.露出来;显露:暴露。自暴家丑。6.糟蹋:自暴自弃。暴殄天物。[pù]同“”。
】:[yī]1.衣服:上衣。内衣。大衣。丰衣足食。2.包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笋衣。糖衣。3.胞衣。4.姓。[yì]穿(衣服);拿衣服给人穿:衣布衣。解衣衣我。
】:[lù]1.俗称露水。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2.没有遮蔽或在屋外:露天。露宿。3.用花叶或果子蒸馏成的饮料:荷叶露。果子露。4.中成药剂型之一。将药剂与水,用蒸馏法制得的澄明液体药品。一般供内服:金银花露。5.显现出来:揭露。脸上露出了笑容。[lòu]义同“露(lù)”。用于口语。
】:[guān]1.帽子:皇冠。桂冠。衣冠整齐。怒发冲冠。2.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鸡冠。树冠。[guàn]1.把帽子戴在头上(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表示已成年):未冠(不到二十岁)。2.在前面加上某种名号或文字:县名前冠上省名。3.居第一位:冠军。名冠全球。4.指冠军:夺冠。三连冠(连续三次获得冠军)。5.姓。

“暴衣露冠”的相关成语

“暴衣露冠”的关联成语

* 暴衣露冠的意思 暴衣露冠的成语解释 暴衣露冠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