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然居之的意思 泰然居之的读音和出处

  • tài
  • rán
  • zhī
成语名称:
泰然居之
成语拼音:
[tài rán jū zhī]
成语解释:
泰然: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或对待事情毫不在意
成语出处:
宋·陈亮《王珪确论如何》:“太宗方奋然有运天下豪杰之心,使新进叠用事,而玄龄泰然居之,不以进退自嫌。”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泰然居之
英文翻译:
Live in peace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泰然居之”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T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在意 放心 样子 形容 处理 事情 不慌不忙 镇定 对待
更多含义:
“泰然居之”并非传统成语,正确表达应为“泰然处之”或“处之泰然”,指面对困境时保持镇定,强调心理状态的稳定与超然,“泰然”二字突显从容不迫的气度,“处之”则侧重应对行为,与“泰然自若”含义相近,但后者更强调神态的平静。“临危不乱”专指危急关头保持冷静,强调应对突发危机的定力,“镇定自若”则突出在压力下维持常态的自我控制能力。“从容不迫”侧重行动节奏的稳健,不因外界干扰而慌乱,“面不改色”仅描述外在表情的平静,未必反映内心状态。相较之下,“泰然处之”更强调内外一致的淡然态度与长期修养的沉淀,常与“宠辱不惊”“随遇而安”形成语义关联,但后者偏向对境遇变化的接纳,前者更注重对问题的理性处理。

“泰然居之”的单字解释

】:1.平安;安宁:泰然。国泰民安。2.极;最:泰西。3.太;过甚:简略泰甚。富贵泰盛。4.姓。
】:1.对;不错:不以为然。2.指示代词。如此;这样;那样:不尽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3.然而:此事虽小,然亦不可忽视。4.副词或形容词后缀:忽然。突然。显然。欣然。飘飘然。5.又同“”。
】:1.住:居民。分居。2.住的地方;住所:迁居。民居。故居。3.在(某种位置):居左。居首。4.当;任:居功。以专家自居。5.积蓄;存:居积。奇货可居。6.停留;固定:变动不居。岁月不居。7.用于某些商店的名称(多为饭馆):同和居。沙锅居。8.姓。
】: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泰然居之”的近义词

“泰然居之”的相关成语

“泰然居之”的关联成语

* 泰然居之的意思 泰然居之的成语解释 泰然居之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