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舟破釜的意思 焚舟破釜的读音和出处

  • fén
  • zhōu
成语名称:
焚舟破釜
成语拼音:
[fén zhōu pò fǔ]
成语解释:
釜:古代用的锅。烧掉船只打破锅。比喻坚决不能动摇的决心。
成语出处:
南朝·颜竣《为世祖檄京邑》:“支军别统,或焚舟破釜,步自姑熟,或迅楫芜湖,入据云阳。”
成语例句:
南朝·宋·颜竣《为世祖檄京邑》:“支军别统,或焚舟破釜,步自姑熟,或迅楫芜湖,入据云阳。”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同“破釜沉舟”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焚舟破釜
英文翻译:
Burning the boat and breaking the cauldron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焚舟破釜”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F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烧掉 船只 打破 比喻 不能 动摇 决心
更多含义:
焚舟破釜与破釜沉舟同源,均出自项羽巨鹿之战,指烧船砸锅断绝退路,体现决绝果敢,强调彻底断绝后路以激发斗志,背水一战出自韩信井陉之战,指背靠河流布阵,利用绝境激发士气,侧重战术上被动转为主动的智慧,置之死地而后生出自《孙子兵法》,泛指利用绝境激发潜能,不特指具体行为,更具策略性,孤注一掷侧重冒险赌博,含贬义色彩,强调不计后果的冒险,义无反顾侧重道义层面的坚定,不强调具体行动,焚舟破釜与破釜沉舟可互换使用,但焚舟破釜更突出“焚”的破坏性,背水一战与置之死地而后生偏重环境与心理的相互作用,孤注一掷与义无反顾则分别从动机与态度切入,这些词语虽共传达决心,但历史背景、行为方式、情感倾向各有侧重。

“焚舟破釜”的单字解释

】:烧:焚香。玩火自焚。忧心如焚。
】:1.船:轻舟。小舟。扁(piān)舟。2.姓。
】:1.完整的东西受到损伤变得不完整:手破了。纸戳破了。袜子破了一个洞。2.使损坏;使分裂;劈开:破釜沉舟。势如破竹。破开西瓜。3.整的换成零的:一元的票子破成两张五角的。4.突破;破除(规定、习惯、思想等):破格。破例。破记录。5.打败(敌人);打下(据点):攻破城池。大破敌军。6.花费:破钞。破费。破工夫。7.使真相露出;揭穿:说破。一语道破。案子已经破了。8.受过损伤的;破烂的:破衣服。房子很破了。9.讥讽东西或人不好(含厌恶意):谁看那破戏!
】:古代的炊事用具,相当于现在的锅:破釜沉舟。釜底抽薪。

“焚舟破釜”的近义词

“焚舟破釜”的相关成语

“焚舟破釜”的关联成语

* 焚舟破釜的意思 焚舟破釜的成语解释 焚舟破釜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