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成语分类
其它热搜成语
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 (1617个)
-
281
倒悬之急
- 成语拼音:
- dào xuán zhī jí
- 成语解释:
- 倒悬:头向下、脚向上悬挂着。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困境
- 成语出处:
-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当今之世,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如解倒悬也。”
-
282
倒悬之苦
- 成语拼音:
- dào xuán zhī kǔ
- 成语解释:
- 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比喻处境极端困难。同“倒悬之急”。
- 成语出处:
- 《元史 外夷传》:“群生愁叹,四民废业,贫者弃子以偷生,富者鬻产而应役,倒悬之苦,日甚一日。”
-
283
断袖之癖
- 成语拼音:
- duàn xiù zhī pǐ
- 成语解释:
- 指男子搞同性恋的丑恶行径。
- 成语出处:
- 《汉书·董贤传》:“常与上卧起。尝昼寝,偏藉上袖,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
-
284
等闲之人
- 成语拼音:
- děng xián zhī rén
- 成语解释:
- 等闲:寻常,一般。无足轻重的寻常人
- 成语出处: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据你的大名,这表人物,必不是等闲之人,久后必做大官。”
-
285
旦夕之危
- 成语拼音:
- dàn xī zhī wěi
- 成语解释:
- 旦夕:比喻短时间内。危:危险。形容危险逼近。
- 成语出处:
- 《三国志·蜀志·孟光传》:“旦夕之危,倒悬之急。”
-
286
倒悬之危
- 成语拼音:
- dào xuán zhī wēi
- 成语解释:
- 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 成语出处:
- 《孟子 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如解倒悬也。
-
287
钓游之地
- 成语拼音:
- diào yóu zhī dì
- 成语解释:
- 童年生活的地方,一般指故乡。
- 成语出处:
- 唐·韩愈《送杨少尹序》:“今之归,指其树曰:‘某树,吾先人之所种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时所钓游也。’”
-
288
道义之交
- 成语拼音:
- dào yì zhī jiāo
- 成语解释:
- 交:交情,友谊。有道德有正义感的交往和友情。指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朋友。
- 成语出处: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38回:“道义之交,只此已足,何必更为介介。”
-
289
得意之色
- 成语拼音:
- dé yì zhī sè
- 成语解释:
- 得意:称心如意。因非常称心如意而露出傲慢的神色。
- 成语出处:
- 鲁迅《书信集·答有恒先生》:“血的游戏已经开头,而角色又是青年,并且有得意之色。”
-
290
大衍之数
- 成语拼音:
- dà yǎn zhī shǔ
- 成语解释:
- 大:大数;衍:演;大衍:指运用大数来演卦。指五十
- 成语出处:
- 《周易·系辞》:“大衍之数五十。”
-
291
大雅之堂
- 成语拼音:
- dà yǎ zhī táng
- 成语解释:
- 高雅的厅堂。比喻高的要求;完美的境界。
- 成语出处:
- 清 袁枚《与陈刺史虚斋》:“未登大雅之堂,还望刺史陶冶而成全之。”
-
292
得意之作
- 成语拼音:
- dé yì zhī zuò
- 成语解释:
- 指自己认为非常满意的作品。
- 成语出处:
- 曹靖华《哪有闲情话年月》:“作者仿佛要为我开小型展览会似的,把自己的得意之作,都陈列在我面前了。”
-
293
断织之诫
- 成语拼音:
- duàn zhī zhī jiè
- 成语解释:
- 孟子的母亲用割断织布机上的纱,使机上的纱不能成布的损失来告诫中途放弃学业的儿子。后用这个故事告诫中途辍学的人。
- 成语出处:
- 汉 刘向《列女传 母仪传》:“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学,若吾断斯织也。'”
-
294
鼎足之势
- 成语拼音:
- dǐng zú zhī shì
- 成语解释:
- 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
- 成语出处:
- 晋 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自谓三分鼎足之势。可以与泰山共相始终。”
-
295
盗跖之物
- 成语拼音:
- dào zhí zhī wù
- 成语解释:
- 跖:人名,传说是先秦时起义军领袖,封建社会称之为盗跖,代指坏人;物:物品。指盗贼抢劫来的东西。
- 成语出处: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8回:“这银子是我们江南这几个人的,并非盗跖之物,先生如何不受?”
-
296
地主之谊
- 成语拼音:
- dì zhǔ zhī yì
- 成语解释:
- 即招待外地来的客人;当地主人应尽的义务。地主:当地的主人。谊:情谊。
- 成语出处:
- 左丘明《左传 哀公十二年》:“子服景伯谓子贡曰:‘夫诸侯之会,事既毕矣,侯伯致礼,地主归饩,以相辞也。’”
-
297
地主之仪
- 成语拼音:
- dì zhǔ zhī yí
- 成语解释:
- 见“地主之谊”。
- 成语出处: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三仙》:“未修地主之仪,忽叨盛馔,于理不当。”
-
298
耳边之风
- 成语拼音:
- ěr biān zhī fēng
- 成语解释:
- 耳旁之风,一吹而过。比喻不重视,听了不放在心上的话
- 成语出处: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4卷:“玉姐听说,只当耳边之风。”
-
299
阿保之功
- 成语拼音:
- ē bǎo zhī gōng
- 成语解释:
- 阿保:保护养育。保护养育幼儿的功劳
- 成语出处:
- 东汉 班固《汉书 丙吉传》:“是时掖庭宫婢则令民夫上书,自陈尝有阿保之功。”
-
300
阿保之劳
- 成语拼音:
- ē bǎo zhī láo
- 成语解释:
- 阿保:保护养育。保护养育幼儿的功劳
- 成语出处:
- 《晋书 顾和传》:“帝以保母周氏有阿保之劳,颌假其名号,内外皆奉诏。”
* 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