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成语分类
其它热搜成语
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 (1617个)
-
381
肤受之言
- 成语拼音:
- fū shòu zhī yán
- 成语解释:
- 肤:肤浅;受:感受。指肤浅的,使人感受不深的言论。也指不切合实际的言辞。
- 成语出处:
- 《后汉书·杨璇传论》:“风景之赏未甄,肤受之言互及。”
-
382
覆餗之忧
- 成语拼音:
- fù sù zhī yōu
- 成语解释:
- 覆:翻;餗:鼎里的食物。鼎足坏了,食物倒出。指因不胜其力而坏事
- 成语出处:
- 《晋书·韩伯传》:“于时疆场多虞,宪章罕备,天子居缀旆之运,人臣微覆餗之忧。”
-
383
分陕之重
- 成语拼音:
- fēn shǎn zhī zhòng
- 成语解释:
- 陕:古地名,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一带;重:重任。指周成王时,周公、召公分陕而治。后指朝廷对守土重臣的委任
- 成语出处:
- 西汉·司马迁《史记·燕召公世家》:“其在成王时,召公为三公。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召公主之。”
-
384
负图之托
- 成语拼音:
- fù tú zhī tuō
- 成语解释:
- 托:委托。承受辅佐幼君的嘱托
- 成语出处: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周章传论》:“周章身非负图之托,德乏万夫之望。”
-
385
方外之人
- 成语拼音:
- fāng wài zhī rén
- 成语解释:
- 方外:世外。原指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后指僧道。
- 成语出处:
- 庄周《庄子 大宗师》:“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
-
386
方闻之士
- 成语拼音:
- fāng wén zhī shì
- 成语解释:
- 方闻:有道而博闻。有道而博闻的人
- 成语出处:
- 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详延天下方闻之士,咸荐诸朝。”
-
387
方外之士
- 成语拼音:
- fāng wài zhī shì
- 成语解释:
- 方外:世外。指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后指僧道等出家人
- 成语出处:
- 《晋书·阮籍传》:“阮籍既方外之士,故不崇礼典。”
-
388
分外之物
- 成语拼音:
- fèn wài zhī wù
- 成语解释:
- 分:名分。名分以外的事物。指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 成语出处: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1回:“吾差四个统制官,引一百军人下船搜看,但有分外之物,决不轻恕。”
-
389
负薪之病
- 成语拼音:
- fù xīn zhī bìng
- 成语解释:
- 负薪:指有病。指背柴劳累,体力还未恢复
- 成语出处:
- 西汉·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臣弘行能不足以称,素有负薪之病,恐先狗马填沟壑。”
-
390
伐性之斧
- 成语拼音:
- fá xìng zhī fǔ
- 成语解释:
- 伐:砍伐;性:性命,生机。砍毁人性的斧头。比喻危害身心的事物。
- 成语出处:
-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孟春》:“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
-
391
腹心之患
- 成语拼音:
- fù xīn zhī huàn
- 成语解释:
- 比喻严重的祸患。
- 成语出处: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后梁太祖乾化元年》:“云代与燕接境,彼若扰我城戍,动摇人情,吾千里出征,缓急难应,此亦腹心之患也。”
-
392
腹心之疾
- 成语拼音:
- fù xīn zhī jí
- 成语解释:
- 腹心:比喻要害处;疾:疾患。比喻要害处的祸患。
- 成语出处: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公六年》:“除腹心之疾,而置诸股肱,何益?”
-
393
负薪之疾
- 成语拼音:
- fù xīn zhī jí
- 成语解释:
- 负薪:指有病。指背柴劳累,体力还未恢复
- 成语出处:
- 唐·韩愈《复志赋并序》:“其明年七月,有负薪之疾,退休于居。”
-
394
负暄之献
- 成语拼音:
- fù xuān zhī xiàn
- 成语解释:
- 暄:暖和。指把冬天晒太阳取暖的方法进献给国君。比喻所献出的东西并不贵重难得
- 成语出处:
-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杨朱篇》:“宋国有田夫……暨春东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脰室,绵纩狐貉。顾谓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
-
395
负薪之忧
- 成语拼音:
- fù xīn zhī yōu
- 成语解释:
- 意指背柴劳累,体力还未恢复。有病的谦词。
- 成语出处:
-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君使士射,不能,则辞以疾,言曰:‘某有负薪之忧。’”
-
396
负薪之议
- 成语拼音:
- fù xīn zhī yì
- 成语解释:
- 负薪:背柴,借指地位低微的人。下层人或卑贱者的议论
- 成语出处: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固传》:“采择狂夫之言,不逆负薪之议。”
-
397
负薪之言
- 成语拼音:
- fù xīn zhī yán
- 成语解释:
- 负薪:背柴,借指地位低微的人。指地位低微的人说的话
- 成语出处:
-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司马贞索隐:“《文子》曰:‘圣人不让负薪之言,以广其名。’”
-
398
负薪之资
- 成语拼音:
- fù xīn zhī zī
- 成语解释:
- 负薪:背柴,借指地位低微的人;资:资慧能力。指卑贱者的资质
- 成语出处: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绍传》:“臣以负薪之资,拔于陪隶之中,奉职宪台,擢授戎校。”
-
399
覆盂之安
- 成语拼音:
- fù yú zhī ān
- 成语解释:
- 像覆置的盂那样安稳。比喻稳固,不可动摇。亦作“覆盂之固”。
- 成语出处:
- 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九卷:“君子之居也,绥如安裘,晏如覆盂。”
-
400
覆盂之固
- 成语拼音:
- fù yú zhī gù
- 成语解释:
- 覆:倒置;盂:圆口器皿;固:坚固。像倒置的盂一样安稳。比喻十分稳固,不可动摇
- 成语出处:
- 宋·王禹偁《拟留侯与四皓书》:“既而革秦之暴,篡尧之绪,定覆盂之固,成垂拱之风。”
* 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